??“泛海系”最重要的上市平臺之一的*ST泛海,預重整被法院終結。
??12月1日,*ST泛海披露了法院終結公司預重整暨公司被債權人申請重整及預重整的進展。
??公告顯示,預重整期間,臨時管理人經調查發現*ST泛海作為上市公司已不具備重整可能并申請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市一中院”)終結*ST泛海預重整程序。據此,北京市一中院決定:終結*ST泛海預重整。
??此前,*ST泛海被債權人北京獅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申請重整及預重整。后北京市一中院決定對*ST泛海啟動預重整,并指定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擔任其預重整期間的臨時管理人。
??針對*ST泛海下一步有什么規劃部署化解危機、股價持續下跌,公司有沒有具體措施等問題,記者分別致電董事會秘書以及證券事務代表,截至發稿,均未接通電話。
??根據公告,*ST泛海表示,下一階段,公司將全力做好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同時堅持底線思維,以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努力化解公司當前面臨的風險困境,推動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多位有著破產重整法律方面的專業律師告訴記者,“預重整被終結本身不代表*ST泛海就要被強制退市,需要看今年年報的情況,但目前綜合來看,*ST泛海退市的風險非常大。”
??“*ST泛海預重整被終結這可能意味著公司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或治理結構等方面存在問題。”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玉臣向記者表示,預重整被終結并不會直接導致公司被強制退市。強制退市通常是由于公司的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每股面值,或者公司連續兩年虧損且未在規定的期間內轉虧為盈等原因。
??根據公告,*ST泛海2023年 9 月末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20.54 億元(未經審計)。由于法院已裁定終結*ST泛海預重整程序,若*ST泛海資產負債結構在 2023年末前無法得到有效改善,*ST泛海股票面臨較大的財務類強制退市風險。
??此前,由于泛海控股2022年末經審計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負值,另*ST泛海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ST泛海2022年度審計報告顯示*ST泛海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交易已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變更為*ST泛海。
??預重整失敗或與負債高企不無關系,據最新財務數據顯示,*ST泛海2023年第三季度末的資產負債率高達108.26%,超過90%,觸發了投資者保護機制。
??此前*ST泛海曾表示,后續公司將遵守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以及相關規定,維護債券持有人利益。
??據媒體報道,截至三季度末*ST泛海短期借款為56.01億元,環比降低57.34%,同比降低53.78%;長期借款48.25億元,同比提升111.8%,環比降低23.17%。這可能還不是*ST泛海的全部債務。
??據11月30日深交所發布的處分決定顯示,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ST泛海存在多筆重大債務逾期未及時披露的情形,其中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涉及債務本金90.55億元,占*ST泛海2020年凈資產的54.53%;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涉及債務本金103.4億元,占*ST泛海2021年凈資產的178.74%。
??11月29日,*ST泛海還發布了關于去年融創集團以“18海控01”債券交易糾紛為由,將*ST泛海及控股股東中國泛海、實際控制人盧志強,訴至北京金融法院的進展公告。
??公告顯示,融創集團向北京金融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北京金融法院已立案執行。北京金融法院責令公司立即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及法律規定的義務。逾期不履行,法院將依法強制執行。
??此前,5月23日,北京金融法院作出一審判決,*ST泛海向融創集團支付“18海控01”本金15.67億元。后*ST泛海就一審判決中部分內容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本案作出了終審判決。
??除此之外,9月25日,*ST泛海公告稱,由于無法償還融資款項,在9月22日(百慕達時間)百慕達法院進行的聆訊上,百慕達法院對中泛控股頒布清盤令,后者系*ST泛海境外子公司。此后,中泛控股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10月9日,民生銀行還披露了一份一審判決結果,主要內容為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該行北京分行償還貸款本金30.46億元以及相應的利息、逾期罰息、復利。
??另據*ST泛海發布的累計訴訟、仲裁情況的公告顯示,截至11月28日,除已披露過的訴訟、仲裁案件外,泛海控股及控股子公司連續12個月內累計訴訟、仲裁涉案金額合計5.63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絕對值)的10.3%。
??長期積累的大量債務壓的*ST泛海難以喘息,違約風險也直接影響其股價表現。今年以來,*ST泛海股價下跌超過80%,市值僅剩43.65億元。
??二級市場方面,今年4月14日開始,*ST泛海股價連續1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股,并在4月27日盤中創出0.77元/股的新低,4月28日開始公司股價出現一波拉升,在5月11日股價重新站上1元/股,前后經歷了16個交易日的“生死時速”。
??據Wind數據統計,11月*ST泛海累計跌幅為34.56%,成為地產股中跌幅最大的個股。截至12月5日午間休市,*ST泛海股價報0.84元/股,跌幅4.55%。
??除了高額債務以及持續走低的股價外,*ST泛海的經營業績也不理想。
??今年前三季度,*ST泛海實現營業收入65.6億元,同比下降26.07%;凈利潤-68.87億元,同比下降207.4%。
??值得關注的是,*ST泛海已連續四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出現虧損,且虧損在逐年增加。2020——2022年,*ST泛海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為-6.12億元、-17.92億元、-22.4億元。
??在高額債務壓頂、業績不理想的情況下,*ST泛海采取了“變賣家產”的方式紓困。
??具體來看,*ST泛海控股股東泛海集團董事長盧志強先后將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上海董家渡項目以140多億元賣給融創;以13億美元出售IDG給黑石;轉讓武漢CBD項目20地塊、武漢萬怡酒店等資產,獲得36億元現金。
??與此同時,盧志強也在售賣泛海金融的根基,公開報道顯示,今年3月15日,*ST泛海所持有的民生證券34.71億股股權公開拍賣,國聯集團以91.05億元競得。
??據不完全統計,3年多來累計回血300多億元,遺憾的是,債務大山依舊壓頂。但通過多個渠道了解,泛海仍舊表達著對于未來的信心。在10月與投資人月度溝通交流會中,泛海集團監事長李明海表示,公司核心員工、高管都在正常履職,董事長盧志強及家人目前都在國內。
??對于*ST泛海預重整被終結后是否還有其他自救方法,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品向記者表示,“從法律途徑上來說,如果*ST泛海后續不能走重整程序,那就只能走清算程序了。目前來看,*ST泛海的自救難上加難,可以試試挖掘其他的資源。”
??此外,她還表示,預重整被終結的化險為夷的案例非常罕見。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
郵編:100037 電話:010-68323566 傳真:010-88386228
Copyright 2010-2014 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130026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