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告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4-10-14 10:55:25 來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 城市:江蘇
- 發布時間:2024-10-14
- 報告類型:市場報告
- 發布機構:克而瑞
??導語
??假設江核的需求大幅好轉,去化速度提升50%,且嚴控廣義庫存項目的上市節奏,預計也需要2-3年才能恢復平衡。
??◎ 文 / 馬千里、邱娟
??作為國家級新區、南京的成交主力板塊之一,近一年南京江北新區核心區庫存壓力為何急劇攀升?預期轉變的關鍵沖突點在哪里?怎樣才能走出當前的困境?
??01
??板塊現狀:近一年江核新房成交量僅19萬平方米,較2021年流速降幅超八成
??2024年前9月,南京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僅290萬平方米,同比2023年同期降幅高達41%,成交規模大幅收縮。去化周期也由18個月拉長至24個月,庫存壓力逐漸加大。
??剛剛過去的9月,新房供求低位運行,全月成交建面僅38萬平方米。全月南京推盤17次,共計1215套房源,環比下滑12%,整體去化率僅26%?!笆弧眹鴳c期間,南京全市認購面積8.13萬㎡,同比上漲3%,認購550套房源,同比下滑15%1,仍為近5年十一假期認購量低谷。
??細分到板塊,從成交規模上來看,大校場、江北核心區、河西南成交規模相對較高,位居前三,成為TOP3板塊。其中,曾經的頂流區域——江北核心區,新房去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截至2024年9月底,庫存達45萬平方米,去化周期拉長至29個月,庫存壓力處于較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江北核心區曾經是南京成交規模最大的板塊,成交建面高達102萬平方米,近一年(2023.9-2024.8)該板塊成交建面降至18.8萬平方米,降幅高達82%,取而代之的成交規模榜首板塊則是更為高端的大校場板塊,其成交建面由48萬平方米降至27.5萬平方米,降幅相對較小。不僅僅是大校場外,河西南板塊新房成交規模的降幅較之也相對溫和。
??02
??原因探析(一):逆市下土地供應嚴重過量
近七成廣義庫存項目仍未開盤
??相比狹義庫存而言,江核的廣義庫存去化壓力更為嚴峻,目前廣義庫存超過200萬平方米,超過板塊近一年新房交易量的10倍,其中在售項目廣義庫存68.6萬平方米,占比僅32%;待入市項目廣義庫存146萬平方米,占比接近七成。從項目開發商來看,大部分未入市項目多為城投項目,入市計劃大都尚未公布。
??按出讓時間統計,目前南京的廣義庫存主要來自于2022、2023年成交地塊,廣義庫存分別為56、74萬平方米,占比超過六成。固然,作為2021年新房成交量領先、狹義庫存周期健康的板塊,在客觀事實上,大量出讓土地的江北核心區,在土地財政方面為江北新區做出了更多貢獻。但考慮到2022年后的市場下行,在市場波動下土地供應的高位過量,也是江核目前廣義庫存高企的最根本原因。而這,也正是2024年以來江核低密宅地出讓頻頻遇冷、底價成交的最關鍵原因所在。
??03
??原因探析(二):次新房價格腰斬
拉低新房去化率
??江核的去化壓力攀升,一方面是受到江北核心區連續多年過量土地供應的影響;另一方面,二手房市場也在持續擠占板塊的購房需求,當前江核次新小區二手房價格較新房有明顯的優勢,以華潤國際社區項目為例,該項目為2018年入市的次新房,當前二手房成交均價23434元/平方米,較其歷史高點價格47216元/平方米,降幅已經達50%,正榮潤錦城與之類似,降幅也高達46%,老業主為了盡快止損、低價掛牌,板塊內次新房源大量入市。CRIC監測數據顯示,近一年板塊二手房成交量達12萬平方米,是同期新房成交規模的1.7倍,二手房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新房去化。
??04
??原因探析(三):2022-2023年新房成交規模大幅收窄,進一步推高庫存壓力
??從新房供求來看,江北核心區供應相對適度,近些年供求比在1-1.36之間。但是受宏觀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在次新房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下,供求規模明顯下降。2023年,江北核心區新房價格下跌勢頭明顯,成交頹勢加劇,全年成交規模僅42萬平方米,僅有歷史高點的四成(2021年全年新房成交規模102萬平方米,去化周期僅有2個月,其時成為南京各大板塊成交規模之首),2023年底去化周期增至13個月。這種趨勢在2024年進一步加劇,2024年前9月江北核心區成交量也僅有7萬,去化流速十分緩慢,去化周期急劇拉長,到了9月底,已經增至29個月,庫存量增至45萬平方米。
??綜上,受土地過量供應、二手房價格大幅下調等多方面影響,僅僅三年的時間,江北核心區從南京的頂流逐步陷入庫存泥淖,去化周期增至29個月,供求關系失衡。不過,受政策利好的影響,十一假期期間各項目來訪及認購量與平日周末相比,整體提升量集中在20%-30%。案場優惠加碼,以特價房、工抵房以及房源普惠下探形式為主,優惠力度較大,市場小幅回溫。譬如,9月最后一天領取銷售許可證的江核純新盤揚子保利·江韻瑧悅,首發第四代住宅受到市場熱捧,市場熱度有一定地提升。
??不過由于此前庫存積壓過多、去化壓力“積重難返”,即便江核的需求側預期大幅好轉,去化速度提升50%,且嚴控廣義庫存項目的上市節奏,據我們估算,也需要2-3年才能恢復平衡。
??在去化壓力高企的當下,板塊自身需求恢復的作用有限,重塑供需關系,關鍵還是要依靠地方主管部門的合理引導:首先,要嚴控新增土地供給,并合理管控已出讓地塊的開發進度,避免狹義庫存增加,推高營銷成本,導致當前在售項目更難去化,“所幸”的是近年來出讓土地大多為地方城投獲取,在項目開發周期的承壓能力方面強于民營企業。其次,可考慮適當收回未開發項目用地,或對于未開發項目用地適當改變容積率、用途等規劃指標。在需求難以提振的情況下,從供給側減輕廣義庫存高企的問題。再者,可結合新興產業的進駐和發展進度,適當收購在建項目用于保障性住房,尤其是2022年以來托底成交的部分宅地可納入其中,在加速板塊庫存去化的同時,也可助推板塊產業規劃預期的加快落地。
- 12:33
- 11:11
- 11:07
- 11:04
- 09:53
- 09:42
- 09:41
- 09:39
- 09:34
- 09:33
- 09:25
- 09:24
- 09:21
- 09:19
- 09:17
- 08:47
- 08:40
- 08:36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