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2024-07-29 10:12:10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日前,上海市發布《上海市招商整改任務清單“二十條”》(下稱“二十條”)的消息,正式揭開了產業招商亂象的遮羞布。
??“二十條”要求立即清理與稅收掛鉤的產業扶持政策,全面禁止“稅收優惠政策”招商行為。
??此前,各地地方政府在積極推進招商引資時,給予了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或給予企業與稅收掛鉤的財政性獎勵或補貼,以增強招商吸引力,但實際上這些優惠政策不僅破壞了稅收征管秩序和全社會招商引資環境,助長了不公平競爭的風氣,甚至引發了一些企業鋌而走險騙取政策優惠的情況。
??上海此次“二十條”正是回應了國務院六月頒布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要求,以身作則肅清政府招商的風氣,這一舉措也引起了招商圈的廣泛思考——沒有“稅返招商”該怎么辦?
??上海“二十條”對于行業和政府來說看著似乎是一顆驚雷,但是梳理國家層面相關政策時發現:哪有什么一時興起,原來是蓄謀已久。
??我們先來看看上海“二十條”都有哪些要求,造成行業內如此大的影響。“上海招商整改20條”主要分為“立即清理”“立即清退”“立即禁止”“立即處理”和“立即優化”五大部分,語氣輕重不同也蘊含了不同的態度。
??簡而言之,就是要杜絕“候鳥式”企業、“馬甲”企業、“賺差價”中介。過去那些被“三免兩減半”吸引來又吸引去的“候鳥式”企業將受到直接影響,鉆政策空子撿便宜,但又未給政策所在地帶來稅收效益和產業促進,這些企業將不再受歡迎了,未來政府將希望用關鍵的財政招引能夠長期共同推進區域產業發展的企業。
??除此之外,對于社保繳費記錄為零、且新成立企業的注冊地與經營地存在分離現象的企業,也將不被納入扶持政策的范疇之內。這些“馬甲”企業甚懂套取政策利益,通常還有“賺差價”中介幫忙在企業與政府之間勾兌,實現中介和“馬甲”企業雙贏,且政府招商人員又能草草交差的局面,這種情況比“候鳥式”企業帶來的影響更為惡劣,進一步加重政府財政壓力。
??此次上海“二十條”發布的背景基于今年6月國務院公布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該條例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條例要求:沒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者未經國務院批準,不得給予特定經營者稅收優惠;不得給予特定經營者選擇性、差異化財政獎勵或者補貼;不得在要素獲取、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方面給予特定經營者優惠。
??之所以清理,是因為稅收優惠政策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市場競爭的不公平。不同區域、行業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可能形成地方保護主義和行業壁壘,阻礙市場的統一和公平競爭。此外,很多不合理的稅收優惠給政府的財政帶來了巨大壓力,本身稅收就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此外,在研究政策時發現,清理不合理的稅收優惠政策自2013年至今一直都在做,那為什么之前沒有掀起很大水花呢?
??主要是因為當時已經出臺了大量稅收優惠政策,各省份基本上都是如此情形,在這種情況下,清理地方優惠政策面臨很大的現實阻力,若貿然取消優惠政策,將導致地方政府失信,于是國務院暫緩執行,并給予“一事一議”執行的緩沖空間。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個政策緩沖空間慢慢被各地政府“玩壞了”,招商內卷,地方政府也是實屬無奈。
??相較于2014年“一刀切”的清理模式,本次稅收優惠清理更加注重合理性且逐步推進,對于各地“沒有法律依據、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依據”的區域性稅收優惠和財政獎補都可能被審查清理。此外,現在的查處力度不僅是針對新企業,過往享受的企業也要“吐出來”了。從最近各地政府動作來看,已經有地方開始審查并清理不合理的稅收優惠政策了,例如江西省和浙江省都在今年2月發文逐漸取消部分優惠政策。
??最近網上有一些熱議的案例,比如,2024年6月12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理委員會向某貿易公司送達了《關于退還外貿獎勵補貼的決定書》,要求其“收到決定書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分別退還獎勵資金510450元、653325元、485775元、505875元、692750元、1066125元、150850元,并賠償我委損失(自收到扶持款之日起按照一年期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付至實際退還之日)。逾期未支付款項的,將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可以預見的是,上海“二十條”在國家政策引領下將揭開全國各地政府推進稅收返還整改的序幕,畢竟大家都在過緊巴日子容不得財政浪費。
??當下宏觀經濟復雜,企業投資需求減弱,全國產業招商就像“拆東墻補西墻”一樣,在爭搶優質實體企業,場面內卷且競爭白熱化。雖然營商環境和招商形勢非常動蕩,但是也有一些新出路值得我們研究學習,比如廣州“招商20條”政策響應和江蘇省產業基金招商策略。
??1、廣州“招商20條”
??日前,廣州公布了《關于新時期推動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意見》,對外稱“招商引資20條”,從重構招商體系、強化招商統籌、創新招商模式、突顯招商優勢、加強隊伍建設等5個方面提出20條措施。
??有意思的是,發布“招商引資20條”的同時,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掛牌成立,當日舉行了新時期全球招商啟動儀式,宣布打造廣州招商“新IP”。
??從這些舉動來看,廣州重構招商體系是一次系統性的舉措,從投資發展的眼光迎接全球招商引資,與國際接軌,在吸引外資方面,廣州今年也的確發力不少,今年1-5月,廣州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235家,同比增長48.7%。
??落到本輪招商政策來看,從組織體系、組織模式、招商模式、招商要素、招商隊伍等重要環節方面都更加注重完善系統,以合力來配合產業招商。此外,從招商統籌的項目招引、決策、落地、投產、達產全流程閉環服務和“制定產業規劃—打造產業園區—出臺產業政策—配套產業資金—實施產業招商”招商全鏈路路徑看出,營商環境更加全面細致,只要你有好項目,立馬高效幫你落實,這點值得各地政府借鑒學習,與其等著項目“一事一議“,不如所有項目都可以“周全以待”,將有助于留住項目。產業園區是承接產業的重要載體,廣州未來也將打造更多標桿項目,對于產業園區開發主體來說,將有更多發展空間,可以期待一下后續廣州政府對于優質產業載體的相關激勵政策。
??2、江蘇省全力引導產業基金招商,“生態+資本”組合拳
??近期網絡上有一則數據令人震驚——近5年有3138家科創企業搬到了江蘇,江蘇省的招商實力還是讓人低估了。而隱藏在企業遷移的背后是錢的流動,江蘇省是投資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最多的省份之一。在招商方式上,江蘇省不依賴于單一“稅返招商”,更多地靠“生態+資本”的全新招商組合。
??2024年6月21日,江蘇省召開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啟動運行暨首批產業專項基金組建新聞發布會,會上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揚州7市分別發布了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總規模達到500億元,定位為“耐心資本”,主要吸引產業資本、社會資本、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合作,設立一系列產業子基金,構成“省級母基金—產業專項基金—產業子基金”的三層基金架構。這意味著江蘇省將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其中產業投資,同時為優質GP提供更多投資舞臺。
??省級母基金與每個城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特色產業體系以及精準產業招商體系緊密關聯,本次省級母基金主要投資方向為江蘇“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650”產業體系、“10+X”未來產業體系,《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等明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以及其他符合國家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重點領域。
??所以,江蘇省在過去的5年里招引企業的底層邏輯就是——以完善的產業鏈、強大的資金鏈和密切的產投服務提高企業吸引力,這正是其他地方政府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
??3、產業招商模式百花齊放,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除了江蘇省的產業招商實踐之外,在行業內也已形成了不少成熟的產業招商模式,地方政府和產業園區的招商人員不妨打開思路,博采眾長一下。
??(1)應用場景招商,是一種比較主動的策略,通過構建智能工廠、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場景,吸引技術領先企業參與,促進技術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升級。
??(2)會展招商,利用大型會展活動的平臺,展示園區形象,吸引參展商轉化為投資者。
??(3)區域協同招商,通過不同區域之間整合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4)其他招商,優質載體招商、招才引智、科技研發招商和增資擴產招商等方法,都強調提升園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通過提供高品質的產業空間、吸引高端人才、加強科技研發和支持企業擴張等手段,賦能園區長期發展。
??總之,適合的招商模式才是最好的。產業園區在制定招商策略時,必須根據自身的資源和條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招商路徑。“稅返招商”時代的終結,政府也必然不會坐以待斃,發達地區可能已經在積極選取備用策略,江蘇省和廣州市的招商新政就是一場主動出擊。而欠發達地區如果不主動不開放,將失去唯一的“定海神針”,必然無法在產業招商內卷中生存。
??上海“二十條”政策就如同一顆石子扔進了一片水里,以上海為代表的招商大整改,也引發了市場,尤其是招商人員的巨大爭議。
??發達地區有著顯著的產業招商優勢,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同時產業政策體系也相對完善,資本要素流動較為活躍,現在面對招商政策整改,并非全然束手無措。招商可能最重要的渠道消失了,但是拓寬新的渠道,做好投資和服務,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能替換稅收返還政策整改的影響。上海目前也明確了接下來的招商整改方向,在清理當前不合理稅收返還政策外,將重新研究一攬子支持產業發展和吸引人才的政策,重點聚焦在產業發展尚處于中前期的“五大新城”招商和重點產業發展上,將有限的財政扶持資金用在刀刃上;同時,對于招商中介機構和隊伍進行重點督察,并進一步提升招商能力。
??而不發達地區的招商人員則持更為悲觀的念頭,本身產業鏈尚不成熟,整體產業生態遠不及發達地區,在本身產業稅收效益不強的當下,更難以給企業提供更好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或許稅收返還就是最大的法寶。如今沒有新的應對策略,將更加難以與發達地區的產業培育相提并論。
??短期來看,地方產業招商引資必然受城市之間的差距導致“強者恒強”的局面。現在各地政府都面臨——企業剛落地優惠政策消失,“煮熟的鴨子要飛了”的棘手兩難問題,但是不拼土地稅收和獎補政策,只有發達地區才具備真正的招商綜合實力,憑借區位優勢、產業生態、專業能力、服務效率、產業資源等綜合要素,造就無法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大體上,企業流向也是很明顯的。
??尤其是早年間在招商上產生了大量“泡沫”,不少新城或新區為了營造招商形勢一片大好氛圍,引進了大量僅注冊的“僵尸”企業。如今必須執行政策,潮水退去,泡沫消失,城市之間的產業招商之爭,必須要從政策導向轉向生態方向,專注于長期產業培育。
??事實上,國家此次政策整改,某種程度上就是倒逼地方政府斷臂求生,各地政府都在強調財政緊縮,深圳各區2024年公共財政支出下調,而蘇州更是發文強調要過苦日子——《蘇州市深化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十條措施》,蘇州之外,常州也在近日出臺了“過緊日子十五條措施”,內容與蘇州大同小異,二者其實都是根據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深化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十條措施》而制定的。
??生存下去是第一要務,當下各園區、地方政府都不得不推行“低成本+高質量”發展模式。在這種模式驅動下,要在有限的資源環境下,創造更大的產業價值,必須加強政企合作,政府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擁抱市場機制,形成合力,共度難關。
??除此之外,也要認識到未來企業流動的可能趨勢——產品靠近原產地或者市場。地方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消失,實體企業將迎來“買方市場”,直接經濟利益驅動下降,必然將從其他渠道降低企業成本發揮最大利益。靠近原產地,直接降低企業的運輸相關成本,靠近市場,將能更了解客戶,同時吸引更多客戶。那么從地方政府和園區來看,要抓住這種要素流動背后的機遇,積極發揮出自身優勢,畢竟機會不等人。
??招商引資已經從過去單純的政策導向走向了生態導向,而過去政府憑借政策優勢就能主導產業招引,而產業園區開發運營主體則是充當了“店小二”的角色做好服務即可,但現如今形勢下,迫使政府與產業園區開發主體擰成合力共同聚焦產業培育,提升培育產業鏈發展的專業能力,努力給企業營造更好的產業生態、營商環境及資本保障,打造更為系統的招商體系,走出去,去接觸更多產業資源方,方能找到一條發展新路子。
自然資源部: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
2024-07-29為外來人口提供經濟可負擔的居住空間,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購房壓力逐步緩解,上半年百城房價收入比跌破11
2024-07-26僅5個城市房價收入比上升。A股近70家房企預告中報業績,超6成預虧
2024-07-24房企業績難言理想。2024年六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4-07-23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財政部:上半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5263億元,同比下降18.3%
2024-07-23上半年房產稅2337億元,同比增長20.1%。頂層指引出爐!房地產未來五年需要關注這7方面工作
2024-07-22房地產發展的改革路徑明確了。三中全會定調房地產,釋放重要信號!
2024-07-19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萬科獲147億元銀行融資
2024-07-19截至2024年6月30日,萬科擔保余額524.98億元,占公司2023年末經審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的比重為20.93%。
- 10:04
- 09:52
- 09:49
- 09:47
- 09:45
- 09:43
- 09:41
- 09:39
- 08:53
- 08:47
- 08:36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