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代表試點協會發言
(會議發言節選)
一、順應改革的大形勢的要求,加速信用體系建設
從大的改革背景來看,房地產業的發展,無論是經濟增長方式變革的要求,還是社會發展的要求,都到了必須進行改革的調整的時期。信用建設,特別是信用評價體系的建設,以當前調控的目標看,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更應成為協會工作的重要內容。
今天,市場的規范與競爭,迫使企業必須增強信用意識。企業的信用狀況已經成為競爭成敗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經濟社會對企業的信用要求和約束也越來越高和越來越嚴,行業發展對企業信用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
中國房協、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依據國務院《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在房地產行業開展信用評價工作,正是順應了改革的要求,順應了行業轉型的要求。在這樣的要求下,我們沒有理由不加速信用建設工作。
可以這樣說,信用評價是社會信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速打造信用評價體系,利用企業信用評價結果也必然是行業信用制度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與刻不容緩的一環。
我們協會也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正在積極加速推進行業的信用建設,所以積極地申請開展了首批試點工作。
二、把握信用評價的特征,推進行業和企業轉型,力爭把此項工作做好,讓社會各界滿意和信服。
房地產業是處于政治、經濟和民生的交匯處、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格外引人關注。
房地產行業的信用狀況在很大程度上,也關乎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如何通過信用建設,促房地產行業轉型,促企業轉型,是新課題,但十分必要。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在揭示防范風險,降價交易成本,協助政府加強市場監管等方面,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從信用評價的結果看,有如下三個效用:
首先、有效的信用評價體系可以使信用制度及狀況公開透明,確定企業行為標準,進行誠實守信、等價有償的公平交易,從而達到“多贏”的局面。
其次,有效的信用評價體系能夠取得運行成本低、社會效益高的良好效果,信用評價結果可以通過信用數據庫等各種信用渠道傳播給社會。
再次,有效的信用評價體系能夠產生廣泛的影響,從信用的影響而言,信用具有記名性、尺度性和全城性。有效的信用評價能給有信用的企業帶來極大的利益,這種影響力是其他經濟手段所不具備的。
我們從試點工作一開始,就秉承把“好事辦好,讓行業信服,讓社會,特別是讓消費者信服的理念”,對北京的部分企業開展了信用評價的試點工作。應該說,通過試點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通過對這些企業的基本素質、償債能力、經濟實力、信用程度、經濟效益及發展前景等諸多方面進行了中立、客觀評價。
通過評價,我們認識到:
信用評價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是向社會、公眾、投資者提供具有公證的信用等級信息,同時具有充分的廣泛性和社會的公允性。
這類信息可以是,也應該成為政府的市場準入與退出及投資人、債權人決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因此,要獲得政府、投資人、債權人的認可支支持,就必須嚴格把握信用評價的特征,揭示風險、遴選優秀,而不能簡單的比大小,換一個角度看,“小企業一樣要有大信用”。
三、堅持第三方獨立評價原則;業務充分磨合,資信相互補充,力求信用結果真實準確。
信息不對稱在現實社會中廣泛存在。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選擇在利益上保持相對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這也是信用評價機構固有的功能,更是信用評價的重要目標。所以在試點工作中,我們始終保持與中房協信管委的要求高度一致,嚴格堅持這個原則;在業務工作及程序上充分磨合,不斷溝通,并盡可能地為第三方的工作創造條件,以確保產生的信息客觀,使其對企業做出專業預測和判斷,從而揭示出企業履約信用的潛在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