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交易分析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5-03-13 15:15:37 來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 城市:全國
- 發布時間:2025-03-13
- 報告類型:土地交易分析
- 發布機構:克而瑞
??地方精準施策與市場韌性共振,杭州、成都等城市展現戰略定力。
??◎ 文 / 馬千里
??2025年作為"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承啟的關鍵節點,中國土地市場迎來提質增效新階段。在精準供地政策與增存掛鉤機制的雙重引導下,各能級城市正因地制宜推進供給側改革:核心城市聚焦價值提升,成長型城市強化內生動力,區域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預供地公告作為土地供給側的前瞻性指標,既體現現階段地方政府對政策目標與市場規律的精準把握,更是研判城市發展戰略與市場趨勢的重要依據。
??本文基于官方數據及市場監測,從規模調控、結構優化、節奏把控三方面解讀預供地數據背后的發展邏輯與分化特征。(數據來源:自然資源部公示信息及CRIC監測)
??01
??總體規模縮減35%,一線城市韌性凸顯
??2025年1-2月,全國預供地總建筑面積同比下降35.5%,用地面積減少37.5%,延續了2023年以來的收縮趨勢。“增存掛鉤”機制、“以人定地”供地原則在2025年得到了深化落實。
??具體分城市能級來看:
??一線城市“量穩質升”:供應建面提升了3%,主要是由于2025年廣州提前了預供地公告時間,北京和上海2025年初預供地建面同比下降二成。2025年,北京、上海仍在繼續加強核心優質區域的土地供應比例,實現社會效益與土地價值的平衡。如2025年初上海平均供地容積率從1.87下降至1.78,進一步提高了優質地塊供應占比,極少數高容積率項目也均為城市核心地塊,典型如容積率3.95的虹口區宅地在2月份拍出了接近四成的高溢價率。
??二線城市“增減分化”:整體預供應建面平均回落24%,城市間明顯分化,長三角城市群中,杭州、合肥、寧波等供地規模均逆勢增長;而東北、華北部分城市(如哈爾濱-42%、石家莊-62%)則因庫存調整需求而出現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二線城市預供地平均供地容積率達到2.2,為各能級城市最高(一線城市2.05、三線城市2.06)。雖然近年來“低密度高品質”已在新房市場蔚然成風,但是受城鎮住宅用地指標限制以及板塊庫存壓力影響,二線城市優質低密土地儲備有限,其中舊改板塊的土地儲備更是難以實現2.0以下的容積率。除蘇州、南京等預供地集中在外圍板塊的城市之外,2/3的城市平均容積率仍在2.0以上,譬如頻頻拍出高溢價宅地的杭州也達到了2.2,典型如成都、西安平均容積率均達到了2.5以上。
??三四線城市“主動出清”:預供地建面同比下降39%,降幅為各能級城市最大,超60%的三四線城市預供地規模跌幅超40%。部分城市甚至在年初暫停宅地供應,充分利用2025年地方債務上限的增量空間,積極響應財政部嚴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政策,也為城市存量地再利用騰挪發展空間。
??02
??三四線加快預公告節奏,預期管理強化市場信心
??研究背景:根據2023年自然資源部要求,住宅用地出讓信息需提前至少三個月公示,以減少房企因信息不全引發的盲目競爭。在近兩年實際執行中,一二線城市基本都按照時間下限公告(三個月),而部分三四線城市為規避流拍風險,主動延長公示期至半年以上。
??在2025年1-2月供地項目中,得益于三四線城市預公告節奏的加快,已經有96%的截止期集中在5月底以前,這一比例較2024年同期提升9個百分點。典型如咸陽、黃岡、鐵嶺等城市2025年初預公告截止期均提前至上半年結束。壓縮預供地清單的公告周期,有助于加強預期管理,避免供給側長時間積壓“待入市”土地,正面影響投資方信心;另一方面上半年完成土地出讓,確保土地出讓金納入年度預算,也有助于地方政府提高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的周轉效率。但對于部分市場相對低迷的三四線城市來說,也是對城市自身吸引投資能力的考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二線城市也加快了預供地的執行節奏,并進持續優化單次供地規模,譬如北京、上海2025年首輪供地均于1月進行,在2月交易,較往年提前了1個月。杭州實行小批量滾動供應,除年末土地供應外,絕大多數單批次供地規模控制在30萬㎡以內,維持市場熱度。
??03
??主要城市分化加劇
上海、杭州預供應逆市擴量
??就主要城市表現來看:
??上海控量提質,2025年初預供地公告規模72萬平方米,同比上升13%,平均容積率從1.87下降至1.78。繼續聚焦主城優質板塊和郊外環產城板塊低密宅地,典型如閔行江川紫竹即上新了兩宗容積率僅為1.01的產城宅地,起拍價3.5萬元/平方米,對標低密別墅售價普遍在10萬元/平方米以上,將填補板塊內高端低密改善需求缺口。
??北京兌現供地計劃目標,2025年初預供地公告規模3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了51%。2025年北京首次提出彈性供地,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從2024年的“不低于300公頃”調整為2025年的240-300公頃,進一步控制住宅用地供應規模。
??杭州、合肥、寧波等城市逆市擴量。自2024年四季度以來,得益于新房限價的解綁,杭州土拍屢屢出現50%以上的高溢價高總價地塊。在火熱的市場背景之下,杭州2025年初預供地規模同比增長60%,推出更多的預供地清單以供企業挑選,也在情理之中。鄭州、合肥等則加強了城市更新、產城融合等低密優質地塊的供應力度,典型如鄭州預供地公告平均容積率從2024年初的3.0下降到了2025年初的2.5。寧波則主要是與保障房用地供給節奏加快有關,如寧波預供地清單中的鄞州區7號地塊,規劃建面45萬平方米,其中安置房占比約占三分之二。
??西安、哈爾濱、天津等城市深度縮量,典型如西安2025年初公告了67萬平方米的宅地,同比下降90%。西安當前消化周期仍在18個月以內,作為為數不多供求關系指標健康的城市,也在積極調降預供地規模,使其與新房市場交易規模相若,以穩定市場預期。去庫存面臨挑戰的哈爾濱、石家莊等城市也在大幅調降預供地規模。重慶在2024年基數已在低位的情況下,2025年初預供地規模繼續下降25%至58萬平方米,已然低于城市新房交易流速二成左右。
??也有少部分城市較2024年提前發布了預供地公告,如廣州、南京、長春、成都、廈門等。其中廣州、成都市場熱度不錯,近半年頻頻有熱點地塊拍出, 2025年提前發布預供地公告有助于承接市場熱度,穩定市場發展預期。至于長春和南京方面,預供地清單大多集中在成交預期較為明確的區域,如長春高度集中在國家級長春新區和郊縣,南京主要集中在遠郊的溧水、六合等板塊,對市區“主戰場”的供求預期影響較小。廈門則是較早地發布了2025年供地計劃,計劃供應宅地90公頃,同比下降44.6%。
??綜上,2025年初預供地數據表明,房地產供給側正在經歷一系列積極調整:一線與核心二線城市通過優化供地結構鞏固市場信心,三四線城市以收縮策略化解庫存壓力,全國供地節奏更趨高效。年初的土地成交數據也給出了積極反饋:2025年2月份經營性用地平均溢價率達到11%——自2021年下半年進入調整期之后,溢價率首次突破10%。
??盡管現階段行業庫存壓力較大,但核心城市的發展韌性與調控智慧正在為市場注入穩定預期。2025年,隨著精準有序供地的進一步深化,再加之專項債收儲對庫存改善的積極作用,土地市場有望在調整中夯實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進一步支撐城鎮化與經濟增長目標如期實現。
- 10:11
- 10:08
- 09:57
- 09:56
- 09:54
- 09:52
- 09:50
- 09:01
- 08:40
- 08:31
- 08:2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
- 1對成都地價破3萬的行情分析
- 2土地周報 | 土拍供求規模回落,上海嘉定新城刷新地價紀錄(3.3-3.9)
- 3土地周報 | 土拍量價齊升,溢價率連續兩周高于10%(2.24-3.2)
- 4供電用地保障經濟發展的研究—以青島某地塊調控規為例
- 5土地月報|土地成交量縮價漲,月度溢價率自2021年以來首破10%(2025年2月)
- 6土地周報 | 土拍縮量升溫,平均溢價率創近三年新高(2.17-2.23)
- 7首批回購存量土地專項債分析
- 8土地周報 | 供求規模均環比倍增,北京三間房宅地溢價10%(2.10-2.16)
- 9行業透視|廣東7城披露171億首批土地收儲計劃,有何特點?
- 10土地周報 | 供求規模處于周期性低位,桐廬一宅地溢價56%(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