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蘇曉 2020-06-16 12:16:55 來源:中房網
??中房網訊(蘇曉/文)回顧5月,中房網(微信公眾號:zhongfangwang)分別從“政策、行業、市場、土地、金融、企業、聲音”等七方面帶您一同回顧五月份以來的房地產大事件。
??政策
??入選事件
??民法典來了!這些住房與居住問題值得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透露的房地產關鍵詞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國務院: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
??自然資源部:非法購買小產權房等不得辦理登記
??2020年5月28日15時08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對于社會普遍關注的住房與居住問題,民法典草案涉及了規定住宅建設用地期滿可自動續期、增加規定“居住權”、在租購同權基礎上,增加規定房屋承租人的優先承租權、公共維修基金的使用,以及物業領域等問題。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在房地產方面,繼2018年之后,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外,在今年的報告中,還有幾個涉及到房地產行業相關的“關鍵詞”,類似的政策表述都值得房地產行業重點關注。[詳情]
??5月18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對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方向、任務和舉措進行系統設計和部署。《意見》緊緊圍繞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體制機制方面的突出問題,圍繞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提出七個關鍵領域的改革舉措。通過梳理發現,在七大關鍵領域的改革框架下,包括房地產稅立法、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等多達10余個熱點與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
??為加快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意見》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加大美麗西部建設力度、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6個方面提出了36條舉措,對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作出了部署。其中,在相關用地政策方面,《意見》稱繼續實施差別化用地政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合理增加荒山、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土地開發建設指標。加強對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項目的用地保障。支持西部地區開放平臺建設,對國家級新區、開發區利用外資項目以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產業發展所需建設用地,在計劃指標安排上予以傾斜支持。推進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指標在國家統籌管理下實現跨省域調劑。
??為確保2020年底基本完成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加強組織實施,統籌協調,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其中《通知》指出對亂占耕地建房,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建房、城鎮居民非法購買宅基地、小產權房等,不得辦理登記,不得通過登記將違法用地合法化。《通知》還要求,各地要加快地籍調查,全面查清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底數,對已調查登記、已調查未登記、應登記未登記、不能登記等情況要清晰掌握。正在開展地籍調查的,要加快推進調查和確權登記工作。尚未開展地籍調查的,要按照《地籍調查規程》《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工作指南》等,因地制宜抓緊開展,形成滿足確權登記需要的房地一體地籍調查成果。
??行業
??入選事件
??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百強揭曉
??5月26日,“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成果發布會”在上海舉行,這是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成果。根據《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前十企業整體沒有變化,僅排名出現微調。其中,萬科位列第一,中國恒大、碧桂園分列第二、第三位。融創中國排名提升較大,位列第四;中國海外發展排名與上年一致,位列第五;保利地產排名下降兩位,排名第六。華潤置地、龍湖集團、新城控股和富力地產分列第七至第十位。從核心測評指標來看,2019年上市房企總資產均值為1409.37億元,同比上升25.67%;房地產業務均值為270.00億元,同比增長34.39%;凈利潤均值為28.68億元,同比增長11.94%;資產負債率均值同比上升1.87個百分點至69.96%;凈負債率均值同比上升3.25個百分點至95.77%。[詳情]
??市場
??入選事件
??288個地級市5月房價指數繼續上漲
??5月住房租賃價格保持平穩,僅9城市環比上漲
??多項房地產指標有望上半年“轉正”
??《2020年5月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報告顯示,其監測的全國288個地級以上城市房價變動趨勢的“中住288指數”為1543.7點,較上月上升5.2點,環比上漲0.34%,同比漲幅為1.46%。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數在今年二月份和三月份下跌后,連續出現兩個月反彈,并已回到2019年12月份水平。報告顯示,5月份監控的288個主要城市中,共有143個城市一手房價格指數環比出現上漲。其中,賀州(4.84%)、忻州(4.74%)、常德(4.64%)三個城市領漲。[詳情]
??《2020年5月中國城市住房租賃價格指數報告》顯示,5月份中國城市租賃價格指數為1044.3點,指數同上月持平,同比漲幅0.43%。從走勢來看,該指數最近幾個月以來保持穩定。報告顯示,監控的35個城市中,共有9個城市指數環比上漲(南京、杭州、青島、深圳、成都、上海、銀川、昆明、呼和浩特)。其中,南京(0.21%)、杭州(0.18%)兩個城市的租賃價格指數位居前兩位,青島和深圳并列第三,漲幅同為0.16%。[詳情]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5920億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1-4月份收窄3.0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4870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3%,降幅比1-4月份收窄7.0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46269億元,下降10.6%,降幅比1-4月份收窄8.0個百分點。房價方面,五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57個,環比下跌的城市有11個,2個城市環比持平。二手住宅方面,環比上漲的城市有41個,環比下跌的城市有22個,7個城市持平。整體上看,房地產市場保持了較好的回暖態勢。投資、銷售數據跌幅都在收窄,隨著房企資金面的變化,使得企業顧慮有所減少,拿地熱情進一步上升。同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也都出現環比擴大的趨勢。業內分析人士預計,到了6月份數據公布后,多項房地產指標有望“轉正”。[詳情]
??土地
??入選事件
??百強房企拿地節奏加快
??隨著市場成交量的好轉,土地市場也延續了4月的回暖趨勢。克而瑞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至5月28日,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面17975萬平方米,總價達5522億元,環比分別下降14.%和12.9%。但考慮到月末浙江、武漢等地仍有多宗土地集中出讓,預計整月成交體量大概率會追平甚至高過4月。而隨著熱點城市優質地塊供應放量,5月平均樓板價也達到3072元/平方米的新高。同時,在一二線城市的帶動下,溢價率也實現五連漲,升至16.5%。整體來看,5月份成為房企拿地的小高峰,土地市場呈現量價齊升態勢。[詳情]
??金融
??入選事件
??公募REITs試點正式起步
??互聯網貸款管理辦法出爐,不得用于購房投資股票
??證監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志著境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正式起步。與此同時,證監會起草了《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指引》共四十五條,主要對產品定義、參與主體資質與職責、產品注冊、基金份額發售、投資運作、項目管理、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進行規范。在現行法律法規框架下,公募基金尚不能直接投資于不動產項目公司股權,試點方案選擇“公募基金+ABS”的模式,是考慮規則制定成本及可操作性之后的結果,日前發布REITs試點工作的意義在于它將改變居民資金流向基建的方式。
??為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經營行為,促進互聯網貸款業務平穩健康發展,5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的公開征求意見為期一個月至6月9日。實際上,該文件此前已在業內小范圍征求過意見,相比于前期業內流傳的版本,《辦法》稍作修改,主要變化表現在對個人消費信用貸款授信額度上限的調整,互聯網貸款采用受托支付方式不設定具體場景要求等。如《辦法》加強了貸款支付和資金用途管理,貸款資金用途應當明確、合法,不得用于購房或償還住房抵押貸款、股票、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和資產管理產品投資,不得用于固定資產和股本權益性投資等。
??企業
??入選事件
??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排行榜出爐:完成率均值接近三成
??《1-5月中國房企銷售TOP100排行榜》
??《1-5月中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排行榜》
??雖然市場成交量與信心在持續復蘇,但今年房地產企業整體仍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根據中房網不完全統計,按照已公布2020年銷售目標39家房企,結合克而瑞研究中心監測的銷售數據測算,已公布銷售目標的房企前五月銷售目標完成率接近三成,均值為29.45%,相比前四月整體提升了9.39個百分點,但與去年同期34.95%的銷售目標完成率相比,仍顯遜色。值得注意的是,九龍倉和濱江集團兩家房企的銷售目標完成率均超過四成,這兩家房企也是前五月銷售任務完成情況最好的企業,而去年同期銷售目標完成率在四成以上的企業數量則多達8家。[詳情]
??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1-5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顯示,2020年5月,市場成交持續復蘇,企業銷售進一步上揚。市場層面,5月重點監測城市成交量環比增長19%,近半數城市成交同比轉正。多數二三線城市成交環比繼續回升。企業層面,TOP100房企5月單月業績規模環比增長21.3%,同比增速自4月轉正后進一步顯著提升至12.2%。展望未來,年內各城市市場、項目去化將持續分化,核心一、二線城市市場前景值得期許,中高端乃至豪宅市場仍有強勁需求支撐,弱三、四線城市市場下行壓力仍不容小覷。[詳情]
??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1-5月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貨值TOP100排行榜》顯示,5月份土地市場延續了4月回暖趨勢,整體量價穩中有升,長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土地吸引多家開發商激烈競拍,平均溢價率實現五連漲。市場回暖、土地放量、融資略松等因素持續提振百強房企投資信心,平均拿地銷售比升至0.37,高于去年全年水平,由此可見投資力度在不斷加碼,其中二、三梯隊拿地更為積極。 單月來看,超過六成銷售TOP50房企拿地金額較1-4月份顯著提升,碧桂園、中海、世茂、綠地等規模房企投資金額超百億。而此前拿地積極的房企如綠城、中梁等投拓腳步略有放緩。 [詳情]
??聲音
??入選事件
??馮俊:房地產上市公司要“領跑”,必須要做到三點
??周忻:疫情讓地產和物業服務行業改變和進化
??丁祖昱:對今年的房地產保持謹慎樂觀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馮俊表示,在經濟深化轉型、行業創新發展的新時期,房地產企業應該如何發展,特別是作為其中優秀代表的房地產上市公司應該如何“領跑”,有三點值得重視。首先是房地產上市公司要把深化供給制改革、改善供給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房地產上市公司要努力降杠桿,提高抗風險能力。最后,房地產上市公司要成為穩定市場的主力軍。[詳情]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周忻表示,中國房地產行業、物業服務行業在這次愈后的經濟復工復產中依然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是財政收入、稅收、就業,無論是股市、樓市、物業在后疫情時代都恢復得非常快,土地市場很火,房產銷售量也很好。但他同時提醒,市場風險還是存在的,此刻企業需要做得更扎實,不要盲目的樂觀,不要盲進。周忻認為,無論是國際市場,中國經濟各種舊有慣例,以及各種的對市場的認識和思維,在這次疫情后都會發生巨大變化。過去幾個月,房地產行業和物業行業都悄然發生很多了變化,第一是買房線上化,第二是數據的資產化,第三是AI與物聯網在各領域的作用。不論房地產還是物業服務行業,后疫情時代行業需要進步,需要升級,需要有所改變。[詳情]
??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主任、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在經濟碰到一定問題的情況下,如果能夠穩住房地產,相信對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作用。即便今天看到市場有所恢復,我們也應該做好各種準備,有底線思維,向最好的方向努力。總體而言,還是對今年的整體房地產保持謹慎的樂觀,希望通過穩住房地產,令整個中國經濟最終得到平穩健康的發展。[詳情]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