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2023-01-09 14:05:32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在過去的十年,產業地產經歷過大干快上的黃金時代,也面臨著潮水退去的深耕時代,其底層邏輯已悄然發生改變。
??2021年以來,政策不斷加持下,產業園區發展也從銷售思維向管理運營思維轉化。值得注意的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并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貫徹實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專精特新”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
??“十四五”規劃提出后,各地政府均把培養專精特新作為戰略目標,推出專項扶持計劃、提出補貼,更推動當地銀行提供金融支持,聯合高校與研究所資源,加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何謂“專精特新”?即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中小企業,它們在細分行業里卻是排頭兵,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小巨人”、“隱形冠軍”。
??專精特新催生園區新價值,產業園區運營迎來發展新風向。
??“專精特新”是個新詞嗎?不是的!早在2011年“專精特新”概念就被首次提出。
??2018年工信部開展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2021年 9月2日,北交所成立,致力于成為“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專業化發展平臺”。
??到2022年,各種利好政策層層加碼,“專精特新”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工信部印發了《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將優質中小企業的發掘和培育分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個梯度。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2年底,國家公布了4批共計911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此一來,離“到2025年培育1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目標僅一步之遙。
??2023年開年之際,工信部部長再次透露積極信號,提到“完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力爭到2023年底,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8萬家、“小巨人”企業超過1萬家。”
??為什么要重提“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不止是現象級熱詞,更是時代號角。
??過去,政府提出專精特新,目的是要扶持中小企業,減輕中小企業稅負,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我國中小企業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因此中小企業發展起來了,就業就穩住了,打工人的收入就提高了。
??但是,新時期對于“專精特新”的要求是要解決中國經濟的安全問題,隨著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制造業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需要增強在全球分工體系中的系統優勢。因為在全球環境下,這些以國家政策和產業政策形式形成的對中國制造業的遏制政策是單個企業難以通過自身力量來應對的,需要整個產業鏈尤其是本土產業鏈的支撐來對沖這種外部不可控風險。
??在此情形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被賦予了在中國制造產業價值鏈與供應鏈中“填空白”“補短板”的使命。
??“十四五”規劃提出后,各地政府均把培養專精特新作為戰略目標,推出專項扶持計劃、提出補貼,更推動當地銀行提供金融支持,聯合高校與研究所資源,加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國家層面,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具體到各省市,補貼政策略有差異。一般來說,被新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補貼額度在100-600萬元之間;對被新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補貼在5-100萬元之間。(由于政策有即時性,具體以各地市獎補政策為準)
??在這個企業百舸爭流的時代,不同城市地區實實在在給出的獎勵機制,均是在向優質中小企業發出入駐信號。
??從目前專精特新企業城市分布來看,“專精特新”在地域分布上并不均衡,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培育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但各省數量差異較大,華東及東部沿海地區省份的專精特新企業最多,中部其次,東北和西部地區較少。
??浙江是擁有“小巨人”企業最多的省份,共有963家,其中寧波以282家列全省第一,超越省會杭州(208家)。這與寧波民營經濟活躍且當地注重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密切關聯。近年,引導中小企業加快轉型已成為寧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的30強城市中,企業分布與城市GDP呈現高度正相關性,GDP過萬億的城市依然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主要集聚地。從總量上看,前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前30強城市共有5175家,占總數的56.25%,且超過一半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鄭州、成都、長沙等中西部省會城市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30強城市排名中,北京、上海和深圳位居前三,武漢、杭州和蘇州等城市表現優異,位次都有明顯變化。長三角腰部城市異軍突起,對比2021年,新入榜的城市(嘉興市、臺州市、無錫市、紹興市、常州市、湖州市)均位于江浙兩省,而“大連市、福州市、株洲市、唐山市、泉州市、太原市” 今年被踢出榜單。
??專精特新企業的多寡,取決于一座城市的綜合創新發展能力。其中制造業發展基礎、科技研發投入強度、金融服務能力等都是關鍵因素。
??同時,作為體現地區產業轉型升級重要指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無疑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主要“后備軍”。一個城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城市未來的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發展空間。這也意味著,雖然一些城市當前專精特新企業不多,但它們未來或將十分可期。
??2022年,新一輪加快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發展的浪潮已然在各地掀起,提出明確目標,尋求不斷優化的政策和服務體系,競相選苗培土,尤其是,“建設認定一批‘專精特新’產業園,加快‘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發展;支持‘專精特新’產業園提升服務功能,鼓勵產業園區引進重點項目和企業,培育和壯大重點產業集群”。
??可以看出,推進“專精特新產業園”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城市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集群集聚的一種選擇。
??比如,北京、廣州、蘭州等地將培育“專精特新”企業與做強產業鏈相結合,建設了一批“專精特新”產業園。廣州開發區“專精特新”產業園在2021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計劃引進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技術檢測等行業,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專精特新”產業園。
??與此同時,國內產城運營商在專精特新領域上也紛紛發力,在園區運營層面構建了面向專精特新企業的服務框架。
??比如星河產業集團提出了“1+2+3”專精特新的服務模式。“1”是區域政府,包括國家的有關部門,在政策方向上進行強力的指導;“2”是培育單位,星河產業集團聯合領軍企業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專精特新的服務中心,通過研究院和星河產業集團做培育單位來強化資源要素的融通。“3”是小巨人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小巨人企業的參與,構建有主體、有服務、有指導的共建模式。與此同時,星河還搭建了“1+6”重點工程,加速專精特新企業集聚、成長、創新轉型。
??目前星河的園區已入駐20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有9家國家小巨人企業,同時依托整個產業生態集聚華為上下游30+高質量的產業鏈企業。
??再比如,當下,中小企業在申請“專精特新”的路上缺乏精準引導,很多科技創新型企業具備申報“專精特新”及相關項目政策支持的條件,但沒有申報的經驗、路徑和知識儲備。為了更好地以平臺資源賦能創新企業成長,招商蛇口產業園區事業部園區運營中心聯合了眾多生態合作伙伴,開展了百企“專精特新”深度陪伴計劃,深度服務中小企業讀懂政策、避開彎路、補齊短板,不斷向“專精特新”企業靠攏。服務計劃分為“企業摸排”“云上宣講”“專項對接”三個階段,更有宣傳推廣、投融資對接、創業空間等多項增值服務。
??聯東集團從金融、人才、政策等產業服務角度切入,為園區企業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提供支持。其中金融是聯東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亮點服務。債權融資服務方面,聯東集團與40多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園區企業提供上百種金融產品,融資成本低、響應機制快、抗風險能力強。股權融資方面,聯東與30多家頭部股權基金達成合作,投資明勢資本、同創偉業、元生創投、德誠資本、久合創投等一線股權基金,為園區企業提供專業股權融資服務。對于符合擬上市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聯東金融服務團隊可以為其提供IPO上市輔導以及相關資源對接,為企業順利上市融資提供支持。
??“專精特新”雖然是政策熱詞、產業熱詞、投資熱詞,但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馬拉松,需要比較周到的配套安排,需要有陪企業共同成長的情懷。
??產業園區在推動“專精特新”的工作中,要細分行業資源,要聚焦企業痛點,讓產業服務更加精細化,更加高效。通過產業園區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做法能夠為企業解決用地需求、提供融資便利、安排管理咨詢等,從而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誕生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