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克而瑞康養 2023-05-19 08:42:59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在我國加速老齡化的背景下,“銀發經濟”成為了各行業競相角逐的重要賽道。
??其中,“養老”也成為了險資企業年報等公告中出現的高頻詞。
??盡管整體來看,國內險企的養老生態布局仍處初級階段,但頭部險企行進速度加快,多點開花,全國版圖初步成形。
??尤其是2022年,險企布局養老服務呈現“井噴式”增長,創歷史新高。
??眼下,險資布局養老迎來新轉向,一場“劇烈博弈”正加速到來。
??近年來,養老市場展現出巨大增長潛力,險企正加速從多角度切入養老產業。
??從險企“首進”養老服務領域來看,早在十多年前就已有險企進入養老服務領域,2021年之前,平均每年保持2-3家險企“首進”的節奏,一直到2022年,險企入局的戰略節奏迎來新轉變,呈“扎堆性”涌入養趨勢,全年共有9家險企進軍養老服務領域,創歷史新高。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方面,傳統保險業務大幅下滑,2016-2022年保險業中壽險保費增長率由31.72%持續下滑至4.02%;
??另一方面,險企的低成本資金與“投資大、回收周期長”的養老產業匹配度高,同時也是比較好的資產配置方式。養老的融入可以使險企的資產與負債在長周期運行中更加合理,緩解資產負債“長短錯配”壓力。
??優勢互補下,養老市場為保險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與此同時,在頂層設計方面,2021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提及促進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所謂“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源于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即人們常說的養老金,第二支柱即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在政策支持下,險資企業不僅可以有效補足養老保障短板,協助破解個人養老金融發展,還能補足長護險,重點解決規模性失能長者的長期護理保障問題,甚至可以拓寬金融支持養老渠道,加大保險資金對養老服務支持力度。
??據CRIC康養產業數據系統顯示,截至2023年5月,主要有32家險企深度布局養老產業。
??主要以“CCRC、CB、旅居養老、居家社區養老(含CC社區養老嵌入式/社區養老站點+居家養老)”四大養老賽道為核心,結合險企自身的優勢資源與稟賦,通過十四條實施路徑進行不同維度的戰略切入。
??賽道1
??以服務活力老年長者為核心的“CCRC養老社區”
??剔除“在建且未公示數據項目+輕資產合作”項目外,目前,重資產布局CCRC養老社區的險企共計18家,項目數量93個,分布在42個城市,總建筑面積995.83萬㎡,共有90380套,對應床位152170張。其中57個已開業項目,36個處于在建或未開業狀態。泰康作為行業典型代表,已完成布局33個CCRC項目。
??實施路徑1:以泰康、前海人壽為代表的重資產醫養模式。泰康人壽以重資產CCRC模式為核心,開啟養老投資“加速度”。其中,2022年斬獲7宗養老用地+1個重資產項目收購,與此同時持續加碼CCRC的醫療配套建設,堅持“一個養老社區配一個醫養”戰略導向,截至目前,泰康已累計完成11個康復醫院建設,以及6個三級綜合醫院的布局。
??實施路徑2:重資產切入,逐步向輕重結合轉型。輕重結合是中大規模的險企普遍選擇的方式,如國壽、太保、太平、陽光等。其中,中國人壽(41.160, 0.76, 1.88%)2023年康養戰略開始向以城市中心區的養老公寓(機構養老)為主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
??實施路徑3:其他險企以輕資產為主的合作模式。以友邦、中信保誠、交銀、長城、弘康、鼎城人壽等為代表的輕資產養老模式,整合國內第三方優質康養服務資源,打造覆蓋全國的養老機構服務網絡。
??賽道2
??以康復護理為主的“CB養老公寓”
??目前,涉足CB養老公寓的險資企業有7家(輕資產合作除外),養老公寓項目數量89個,分布在34個城市,總建筑面積89萬㎡,共有3520間房,涵蓋護理型床位19466張。其中,已開業項目81個,未開業項目8個。其中,光大通過投資收購“匯晨養老、無錫金夕延年、重慶百齡幫”等方式,布局70個CB項目,市場地位領先。
??實施路徑1:中資產養老項目改造模式。一方面是通過市場化租賃物業模式,提供高品質城市養老服務。如大家保險聚焦“城心養老”模式;另一方面是通過盤活公司旗下存量物業,打造物業改養老模式。如新華保險(39.380, 0.42, 1.08%),通過自有物業的翻新改造模式,將北京六里橋附近的原新華保險總部大廈,改造成一棟全新的城市醫養公寓。
??實施路徑2:入股“兄弟公司”,或合作成立養老服務平臺。如招商仁和人壽、復星保德信、光大永明人壽等,憑借集團母公司康養平臺優勢,通過“入股/共同出資成立平臺/業務合作等”資源整合方式進行戰略協作,實現集團利益最大化。
??實施路徑3:通過與市場第三方合作,嫁接優質CB養老項目。如太平洋(2.680, -0.02, -0.74%)保險通過與市場化優質養老機構合作,構建企業差異化產品線布局。
??實施路徑4:與政府合作,承接公建民營項目,輸出輕資產品牌服務。如陽光人壽與德州民政局合作,打造輕資產養老服務輸出。
??賽道3
??圍繞活力老年群體的“旅居度假養老”
??目前,針對國內布局養老旅居度假業務且具有實質性投資動作的險企有14家(如大家、太保、太平、光大永明、前海人壽等),參與直接投資運營的旅居度假項目18個,分布在12個城市(三亞、大理、威海、黃山、漯河、瓊海、秦皇島、蘇州、上海、杭州等),建筑面積115.2萬㎡,共有8604間房,旅居床位16057張,已開業項目13個,未開業項目5個。
??實施路徑1: 重資產布局旅居養老。如太平洋人壽將旅居養老作為三大康養產品線之一,進行重資產投資,已布局項目涉及太保家園·大理國際樂養社區一期、二期、以及太保家園·三亞國際樂養社區等。
??實施路徑2:合資共建旅居基地模式。如大家保險通過與第三方合作建設模式,已形成5家旅居度假基地。
??實施路徑3:與第三方合作的模式。該模式涉及兩個類型,類型一是“自建與第三方合作”相結合的模式。如太平人壽通過自建海南太平小鎮的同時,推出“樂享養老”服務品牌,全面發力第三方合作方式打造輕資產樂享游產品線。類型二是輕資產鏈接品質社區,快速構建旅居度假網絡。如長城人壽和鼎城人壽。
??賽道4
??戰略布局“居家社區養老”,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
??據CRIC康養產業數據系統顯示,目前涉足居家社區的險資企業有23家,同時業務服務類型呈“多樣化”特征。其中,社區嵌入式養老微機構類型的險企數量為5家,共計23個項目;提供居家上門康養服務的18家險企,包括平安、友邦、太平、工銀安盛、中信保誠、大都會、交銀、中意、愛心、建信、中荷、弘康、鼎城、同方全球、北京人壽等。
??實施路徑1:通過社區嵌入式養老微機構開展居家社區養老。如大家保險三大康養產品線之一的“居家安養”產品線,通過居家站點,提供多元化品質居家養老服務。
??實施路徑2:圍繞“適老化改造、家政、照料、上門護理”等需求,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如友邦“友自在”、中意“悅養老”、長城人壽“全生命周期的上門居家養老服務”、弘康“個性化養老模式”等。
??實施路徑3:聚焦“疾病預防、就醫服務、病后康復”,發布健康管理一攬子服務方案。如建信人壽“悅享健康”健康管理服務、太平人壽的“樂享家醫”等。
??實施路徑4:依托“醫、藥、護、養、旅”等多樣化需求,推出“綜合養老解決方案”。如平安發布“平安管家”、工銀安盛人壽“盛華年”、大都會人壽“360Future”、鼎城人壽“誠邦養老計劃”、同方全球“全+”康養服務、交銀人壽“交銀養老”等。
??隨著政策紅利與規模性“新老年人”康養需求的雙向加持,養老產業投資迎來“爆發”窗口期。險企作為康養行業“主力軍”,康養服務布局呈現多元化新趨勢,具體特征主要體現為以下5個方面:
??趨勢1:險企入局康養戰略動作呈“狂飆式”增長,頭部險企養老建設提速。2022年,隨著“首進”險企的擴大,康養占地動向迎來歷史性爆發,累計超15家險企“扎堆式”發布康養新戰略,同時國壽、平安、新華等頭部險企發布2023年康養大戰略,康養布局將進一步加快。
??趨勢2:養老投資“輕重結合”的趨勢愈加明顯。如國壽發布2023年戰略與新華保險發布2023年康養平臺戰略等,都是“以輕為主”的養老布局;2023年3月太保首個輕資產定點合作項目落地等等。
??趨勢3:險企康養布局更青睞于城市內核心資源。如泰康正在擴容城市型高品質養老社區產品線;平安人壽發布臻頤年康養品牌,聚焦核心城市的核心區域進行戰略布局;再如2022年太平木棉人家的落地,意味著太平養老社區由郊區轉向城市核心區。險資布局康養越來越理性與謹慎,更傾向于城區的康養社區,在核心資源的獲取上競爭更加激烈。
??趨勢4:險企布局康養服務,居家養老已成未來全新發力點,“輕資產+重服務+保險產品”成為險企在養老服務領域實現盈利的突破點。
??趨勢5:險企布局養老正向“打造康養服務生態圈”階段快速邁進,在多個康養細分領域上呈現“多元化、協同化”趨勢。
??隨著相關養老金融政策將逐步落地,養老服務領域的發展路徑也逐步清晰,保險業布局康養產業大有可為。
??在康養產業“投資風口”的當下,“保險+康養服務”雙輪驅動、協同發展,必將開啟“新一輪”康養產業新布局,以實現“1+1>2”的雙贏局面。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