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編輯部 2024-12-02 11:03:58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2024年可謂豪宅“當打之年”,這一年全國豪宅市場逆勢而上,上海、深圳、合肥、成都、南京、武漢……多個城市豪宅項目“出圈”。
??CRIC數據顯示,全國重點十城2024年前11月(截至28日)總價3000萬以上豪宅約成交3467套,已較2023年全年2313套多1155多套,漲幅約50%。
??隨著終改需求的持續升級,在“好房子”的風向標引導下,2024年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好產品”。
??在其中,無論是成交規模還是產品迭代,上海豪宅市場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規模上看,CRIC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28日,上海總價3000萬元以上豪宅成交2355套,是去年全年的2.5倍,占全國重點十城的六成以上。
??產品迭代上看,當前上海豪宅市場熱銷產品共有三大特征,如資源獨享型:大部分擁有“一江一河”或市中心核心區位至少一處獨占資源;產品領先型:以卓越的建筑品質、精湛的工藝、獨特的審美,成為豪宅市場的佼佼者;生活引領型:以精致的生活配套和高端的服務,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
??隨著行業不斷內卷,市場不再單純滿足于單一的產品優勢,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擁有多個復合優勢,并開始具備各自的特色和性格。
??我們認為,作為占據城市核心稀缺資源的豪宅,在開發之初就應當把產品以“百年建筑”的標準建造和設計,不僅僅是建筑質量本身能夠經得起歲月的洗禮,同時其產品各項功能也應當在幾十上百年的時間中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作為終改需求的豪宅產品,應當是可以傳承的。
??2024年全國多個城市豪宅項目出圈,我們梳理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蘇州、武漢、廈門等十個重點城市的豪宅成交情況,結果發現,在2024年整體市場壓力下,截至11月28日,雖然總價1000萬以上的豪宅成交套數,較2023年下滑35%,但從總價2000萬以上起,重點十城豪宅成交套數全面反超2023年全年。
??CRIC數據顯示,2024年前11月,重點十城總價3000萬/套以上豪宅成交約3467套,已較2023年全年2313套高出1155套,漲幅約50%,其中5000萬以上成交596套,較2023年全年332套增長約80%。
??可以看到,這輪豪宅市場逆勢熱銷,頂豪需求更為旺盛。這一方面是新房市場豪宅供應放量,另外一方面則是在房地產市場多年持續發展下,有相當一部分購買力較強人群對終極改善產品需求旺盛,他們有的持幣多年、有的多套合一,最終目的仍是追求物業類型升級、生活品質提升。
??細化到具體城市來看,上海豪宅市場領跑全國。
??CRIC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28日,上海總價3000萬元以上豪宅成交2355套,是去年全年的2.5倍,成交套數占全國重點十城的六成以上。總價5000萬以上豪宅成交514套,接近去年全年的3倍,成交套數占全國重點十城的八成以上。
??上海一直以來領跑全國豪宅市場,無論是單價、總價還是成交量,全部領先。隨著上海豪宅市場多年發展,目前已自成體系,并逐步形成細分。
??從上海豪宅市場的客戶畫像來看,既有年輕創業者、企事業高管,也有動拆遷“土豪”、財富有一定積累的富裕家庭,客戶畫像較為豐富。購房選擇對地段、房型、圈層、風水也都有具體的偏好。
??但其中最為統一的一點是,他們的置業行為既側重資產配置需求,又注重生活品質,同時也希望通過家庭資產再配置,一定程度上達到代際傳承的目的。尤其是在總價5000萬以上的群體中,代際傳承目的特征更為明顯。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項目選擇上,“稀缺”是必選項。
??隨著終改需求的持續升級,在“好房子”的風向標引導下,2024年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好產品”,行業內卷也在不斷白熱化。從上海熱銷的豪宅產品來看,主要有三大特征:
??1. 資源獨享型:上海的豪宅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占有而著稱。新房市場大部分豪宅都集中在“一江一河”(黃浦江、蘇州河)及市中心核心區位(新天地、陸家嘴等),如今年上市的位于徐匯濱江的啟元和位于新天地的翠湖六和等,因其稀缺的自然景觀和城市資源而備受青睞。
??2. 產品領先型:產品品質一直是豪宅的核心競爭力,不少產品以卓越的建筑品質、精湛的工藝、獨特的審美,成為豪宅市場的佼佼者。如上海頂豪客戶心中的白月光——古北壹號,在石材、玻璃、金屬(銅、不銹鋼等)、燈光、會所等各方面的運用一度確立了上海頂豪項目的新標準;又如被上海確立為四大示范居住區的中鷹黑森林,由德國建筑監理,34項尖端住宅科技,21位德國設計師聯合創作。
??3. 生活引領型:豪宅不僅僅是建筑,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上海已陸續出現了一些項目,以精致的生活配套和高端服務,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如太古源源邸,通過架設城市綠橋,直接連通小區與濱江步道,同時將社區整體抬高,底商增加配套服務功能,提供了更為豐富的一整套濱江豪宅的居住體驗 。
??當然,對于熱銷項目來說,大多并非單一因素,而是具備多個復合優勢,對于購房者來說,“既要又要還要”是常態。
??近期,海泰北外灘項目即將入市,不僅兼具了上述三種豪宅基因,更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豪宅市場的焦點。
??首先是資源,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海泰北外灘位于上海“一江一河”黃浦江及蘇州河的交界處,距離外灘源僅500米,朝南看黃浦江兩側景觀視野,并且還能銜接蘇州河的部分景觀,這一景觀資源在主打“一江一河”景觀資源的項目中也較為少見,大部分項目僅擁有“一江”或“一河”景觀。
??其次是產品,項目的建筑設計和施工質量均達到了國際級“精”“尖”水準,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居住體驗 。海泰北外灘是上海少見的直接展示墻面厚度、管道等硬件裝修隱蔽工程的項目。每一套房子都有全屋的消防噴淋系統、物聯網系統等,全部采用全進口的設施設備。與大部分項目重點都在樣板間的美化上不同,海泰北外灘直接把房子中最關鍵的質量和品質展開在每一個購房者的面前,甚至提前考慮好了降噪及防凍等問題。僅僅是看不見機電設備投入,每平方米就已經超過1.5萬。
??最后是生活,海泰北外灘社區內涵蓋約1萬平米酒店,5千平米博物館,1萬平米泛會所,小區內還配套精品酒店、私人診所、寵物醫院、24小時全品類超市以供不時之需。確保居住者能夠享受到高度精致的生活體驗 。
??從海泰北外灘此次推出的房源來看,均價17.5萬元/平方米,面積553平方米大平層,總價約1個億。
??這就意味著,選擇海泰北外灘項目的客群并不是單純的改善型客戶,他們絕對不會只擁有一套豪宅。
??面對至少擁有一套以上豪宅、對于當前市場各類豪宅項目司空見慣的高凈值客戶來說,什么才是他們所想要的終極住宅?
??在與項目方溝通的過程中,對方表示“這不是一個單純賣給客戶的房子,而是自己想住的房子。”
??項目位于北外灘,在黃浦江及蘇州河的交界處,在上海既能看到黃浦江又能看到蘇州河的項目極少。無論時光如何推移,海泰北外灘所擁有的這一獨特景觀資源,以及與陸家嘴交相輝映的格局是永遠不會變的。
??上海外灘是一個百年建筑落座的地方,從海泰北外灘一直走到外灘源,順路而下,這一路上的建筑不僅百年,兩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都將毫無疑問的一直屹立下去。海泰北外灘就在這里,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設計、先進的理念,不僅使得建筑本身可以傳承,同時提前為居住者解決大部分生活痛點,為百年一遇做好萬全準備。
??海泰北外灘希望,能以其“挑剔”的選材和打造,為上海造一處可以與外灘建筑群一樣能夠值得被傳承的大宅。
??這才是“終極住宅”真正的魅力。
??2024年的豪宅產品明顯更卷了。產品要創新,要能共情到買房人,要給市場帶來新一輪的信心與希望,從上海今年連續開了多把高端局我們發現,產品的更新換代比我們想象中來得更快,更猛烈,這些產品力更強,綜合素質過硬的開發商正在重新整頓市場。
??作為上海少有的同時具備黃浦江及蘇州河景觀資源的項目,海泰北外灘毫無疑問是特別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幾十年后很多都會變,但黃浦江、蘇州河,以及外灘建筑群與陸家嘴這一系列地標都不會改變。
??海泰北外灘從落地之初到如今,每一處細節打造都很挑剔,甚至于偏執。每一套戶型的設計及裝修配置都旨在為居住者提供高級的居住體驗。其本質還是希望能夠不辜負這一位置。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將是上海豪宅市場的又一里程碑作品。
現房銷售推進工作正在加速擴圍
2024-11-29預計2026年迎現房試點項目入市高峰。配售型保障房項目加速落地
2024-11-27嚴控用地成本,保本微利配售。廣州:上調公積金貸款額度 下調首付比例
2024-11-27將“一人”和“兩人或兩人以上”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升至80萬元和160萬元。城中村改造提速,政策支持范圍擴至近300城
2024-11-26積極推進貨幣化安置,落實好各項支持政策。2024年十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4-11-25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報告|10月一線城市租金環比回升
2024-11-21二線、三四線環比下滑,租賃市場短期將延續淡季行情。最高法:加大網絡法拍不動產騰退交付力度
2024-11-21對不動產進行處置,除有法定事由外,執行法院應當負責騰退交付,嚴禁在拍賣公告中聲明“不負責騰退”。六省啟動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
2024-11-21省會城市發揮重點城市效能,帶動縣級通過以點帶面推進更多業務實現“跨省通辦”。
- 11:02
- 11:00
- 10:57
- 10:55
- 10:53
- 10:51
- 10:47
- 10:42
- 10:41
- 10:37
- 10:31
- 10:23
- 10:18
- 10:18
- 10:17
- 10:10
- 10:03
- 10:01
- 08:53
- 08:40
- 08:35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