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眼陳標志 2023-12-08 09:34:30 來源:中房報
??還在苦苦等待交房的三亞翠景藍灣260余戶購房人,做夢都想不到房子的爛尾,跟一個震驚全國的非法集資案扯上關系。
??今年6月,張業強等非法集資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第四十四批指導性案例。該批指導性案例一共3件。
??制造出這么大的案子,張業強估計也想不到。沒有回頭路了,他與他的“國盈系”另外兩名“小伙伴”已鋃鐺入獄,所面臨的是漫長的鐵窗生活。
??1977年出生的張業強,曾一手締造了龐大的“私募基金王國”——國盈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國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興聯合投資有限公司等“國盈系”公司,業務滲透至全國多個省市,其中包括海南。
??張業強等人以合法的私募基金形式,違法設立“資金池”,通過“派息”、“調賬”及“募新還舊”等手段,非法公開募集資金進行集資詐騙。截至2018年8月案發,“國盈系”先后發行銷售130余只私募基金,非法公開募集資金近77億元。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最近獲取的一份長達5萬余字關于張業強等人集資詐騙的刑事判決書,從一個側面“揭秘”了三亞翠景藍灣爛尾之謎。
??張業強等人歸案、“國盈系”崩盤,直接影響到了翠景藍灣項目的爛尾:C、D、E三棟樓房產及相應分攤土地面積使用權被查封,其中包括來自全國十余省市的260余戶購房人所購房產。
??“項目被查封前,購房人所交購房款至少上億元,但不知道開發商弄到哪里去了。”前不久,住在爛尾樓里的購房人不解地向記者訴說,自己用血汗錢購買的房子,怎么就被查封了?
??滾雪球的“朋友圈”
??時針撥回到2017年12月的一天,“國盈系”公司在金陵飯店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答謝晚宴。這也是張業強及其“國盈系”的高光時刻。
??準投資客戶周女士應“閨蜜”孫女士之邀,參加了這場奢華的答謝晚宴。
??周女士是初次接觸“國盈系”。此前,孫女士告訴周女士,她在這家國盈公司有過投資,公司要舉辦客戶回饋晚宴,她另外有兩個免費參加晚宴的名額。
??當晚,周女士帶著兒子,隨孫女士準時趕到金陵飯店。晚宴的奢華場面確實讓周女士感到很震撼。
??晚宴現場,孫女士的理財經理在臺下熱情地向周女士介紹和推薦其公司的理財產品——私募基金;公司高層在臺上滔滔不絕、蠱惑人心地講述國盈公司的規模、業績,以及未來發展藍圖。
??“當時,我覺得這家公司很有實力。”時過一年后,周女士作為證人向辦案民警講述當時的情形。
??同樣的場景還在不同城市被復制。也是2017年的年底,楊女士的一個女性朋友湊近耳邊,神秘兮兮地對她說,其在“國盈系”公司投資了私募基金,公司提供了一個前往菲律賓長灘島旅游的免費名額,問她是否愿意一起參加這個活動。
??長灘島是菲律賓中部的一座島嶼,著名旅游勝地,一片長達4公里的白色沙灘被譽為“世界上最細的沙灘”。楊女士自然對這等免費的好事十分期待,之后與朋友結伴開啟了長灘島的5天“免費之旅”。
??“第四天晚上,我們住在長灘島的海邊酒店,國盈公司舉辦了一場輕松浪漫的自助餐晚會。”楊女士稱,晚會穿插了“財富沙龍”等環節,幾名自稱國盈公司高層的人極具鼓動性地推介其公司理財產品,不斷給與會準客戶“洗腦”。
??允諾年化收益率7.5%至14%左右不等的收益,訂立私募基金份額回購合同,還有回饋客戶的采草莓、插花、古董品鑒等活動,以及迪拜、東方鹽湖城等國內外免費游。如此豐厚且穩靠的投資回報,對許多投資人極具誘惑力。
??于是,投資人親戚介紹親戚,朋友介紹朋友,一頭扎進了“國盈系”私募基金的投資理財中。
??據后來數據統計,至案發時的前4年間,“國盈系”公司募集成功的私募基金產品130余只,涉及1120余名投資客戶,一共吸收公眾資金多達76.8億余元。
??驚天大案浮出
??2018年8月6日下午,南京市玄武區中山路18號的德基廣場二期26樓,找上門來的數十名投資人情緒十分激動。因為,他們在“國盈系”公司購買的基金到期無法兌付。
??一眾投資人與“國盈系”公司現場人員發生了激烈的言語爭吵和肢體沖突,現場環境一片混亂,驚動了警方。
??南京市公安局新街口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火速趕到現場處置。出警民警經初步了解判斷,涉事公司可能存在非法集資行為。當晚9時許,“國盈系”公司“二號人物”白中杰被民警帶至派出所接受調查。
??隨著“國盈系”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業強等涉案人員悉數到案,以及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經偵大隊介入案件偵辦,持續4年之久的集資詐騙驚天大案漸漸浮出水面。
??據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1977年出生于江蘇省泗陽縣的張業強,大專肄業,人生劣跡斑斑,2000年至2003年期間,因犯敲詐勒索罪、搶劫罪先后兩次被判刑入獄,于2006年1月刑滿釋放。
??2012年7月起,張業強與其“徒弟”白中杰等人相繼成立中興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國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國盈系”公司。
??一直到2014年10月,國盈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興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先后取得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2015年5月,國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取得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
??在此期間,“國盈系”公司先后在南京、杭州、三亞、江門、蘇州、廣州、佛山等地設立分公司,從事相關私募基金產品的銷售活動。
??公訴機關指控,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間,張業強、白中杰等人以8.2%至13.5%不等的年化收益率,以及訂立私募基金份額回購合同等為誘餌,主要招聘銀行、財富公司等離職人員,組建私募基金產品(部分未備案)銷售團隊。
??“有時一兩天(公司)賬戶就要進賬,到賬的資金金額一般在5000萬元以上居多,多的時候也有1個多億,資金的來源是私募基金。”“國盈系”公司一名前財務員工證言稱。
??張業強等人將募集資金全部或者大部分轉入其所實際控制的部分“國盈系”公司賬戶內,形成“資金池”,通過“派息”、“調賬”等手段,以“募新還舊”的方式,支付以往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本金、收益分配款。此外,張業強還將部分資金用于公司運營、對外投資、支付高管及銷售團隊高額薪酬、個人支配使用、揮霍消費等。
??張業強本人及其實際控制的“國盈系”公司利用投資人的錢,購置了別墅房產及勞斯萊斯幻影、奔馳、寶馬等大量豪車,出入高檔消費場所,將其包裝成普通人難以接近的金融投資大鱷。
??“北京公司的房租每年550萬元,張業強租了一幢樓有3500多平方米,花了巨資裝修,非常豪華,這個地址主要是用來接待客戶談業務撐場面的。”公司一員工證言稱。
??在江蘇省常州市,張業強為其女朋友購買了一輛路虎攬勝及兩套房產,其中一套別墅于2016年春節購買,總房款2850萬元左右,僅裝修就花了1000多萬元。
??張業強等人通過銷售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大肆吸收公眾資金。檢察機關指控,至案發時,張業強、白中杰累計吸收公眾資金76.81億余元,累計支付投資人本金及收益49.77億余元,造成投資人共計28.53億余元本金未歸還。
??不斷借殼圈錢
??在對外“投資”上,張業強“專挑”存在重大問題,或者面臨虧損倒閉的企業“下手”,通過小資本來實現對較大資產的實際控制。張業強之所以這樣做,是有意形成投資收購地位上的不對等,從而能強勢拿捏被投資企業。
??“很多項目根本就沒有盡調,只要張業強或者白中杰認為能夠募集到資金,盡調不盡調根本沒有影響。”一證人證言稱,“國盈系”公司整體人員素質很差,專業性不強,基金產品銷售募集的目的,實際上就是把投資人的錢變為己用,或用于‘借新還舊’。“(有部分錢供)張業強自己揮霍以及給他多個情人揮霍。”證人證言中稱。
??上海一家搞研發的企業,其負責人經人介紹認識了張業強。“企業需要融資1億元,后來好說歹說,張業強答應出資3000萬元持有公司90%股份。”該負責人稱,公司公章、營業執照及公司U盾等被張業強全部拿走,但截至案發僅給付了700萬元投資款。
??2017年6月,南京某企業因資金緊張找到了張業強。張業強同意以增資的形式進入該企業,“國盈系”公司以2億元的增資占該企業超80%的股份。
??但是,從“國盈系”公司賬戶轉賬至該企業的2億元資金,絕大部分很快又被神秘轉走。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不僅如此,該企業一宗土地及廠房也被張業強轉讓了。
??一位證人稱,“國盈系”公司的項目公司存在兩種:一種是純騙錢的,明顯就是不想去發展項目,利用企業的殼子圈錢;一種是開始想搞搞看的,但是搞到一半又搞不下去了。
??該證人稱,基金產品正常不應存在固定收益和回購承諾;資金不應流向關聯公司,不應存在自融的情況,資金應該按照約定的用途使用,不應被挪作他用;基金實際運營負責人(白中杰),沒有向投資者披露,因為合同上的名字是“陳雷”,基金的使用沒有監督機制。
??張業強供述,他是通過發行私募基金進行融資,用項目公司做擔保進行自融,通過控制項目公司公章、公司U盾,募集資金后迅速轉移到“資金池”,哪邊需要資金就往哪邊轉移。
??張業強還稱,他沒有能力管理和運營那么多公司,也無力再盤活,其投資的項目截至目前沒有一家是盈利的;這些公司,目前除了海南的地產項目相對產權清晰,其他的都有糾紛。
??翠景藍灣爛尾害慘購房人
??張業強所說的“海南地產項目”,就是三亞翠景藍灣房地產項目。實際上,這也是“國盈系”公司在全國數十個投資項目中,3個能盈利的項目之一。
??翠景藍灣系三亞新龍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龍基公司”)開發的項目,項目用地原登記在三亞市田獨供銷社名下。2016年5月,由張業強等控制的中來置業有限公司收購新龍基公司,繼續開發實際上處于爛尾狀態的翠景藍灣項目。該項目預計投資5.2億元。
??也就是說,田獨供銷社出地,張業強等人出資金,共同開發建設翠景藍灣項目。按照約定,該項目建設的5棟高層建筑,A、B兩棟歸田獨供銷社,C、D、E三棟歸新龍基公司作為商品房出售。
??目前,翠景藍灣項目5棟樓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外立面也進行了裝修。據記者了解,該項目建設500多套房源,對外已銷售260余套,已銷售房源主要集中在C、D棟。
??“看公司以前的一些賬本或者流水時,能看到賬面上存在大額資金進賬后,沒多久就轉走的情況。”新龍基公司一名財務人員稱,張業強方面累計轉入公司4080萬元,這些錢主要是用于支付項目工程款。
??“這個項目絕對不會虧錢。”翠景藍灣項目購房人告訴記者,已售的260多套房產,新龍基公司賬戶已收房款(包括購房定金)至少超過1億元。新龍基公司財務人員也證實,后續用于翠景藍灣項目開發的資金,主要都是新龍基公司賬戶上的錢。
??隨著2018年8月張業強等人歸案,“國盈系”公司隨即崩盤,翠景藍灣項目也因此被查封,一直爛尾至今。數年間,購房人四處奔走討說法,并抱團自救。
??早在2021年1月6日,時任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及三亞市委書記周紅波,先后對翠景藍灣項目的爛尾及購房人合法權益保障作過批示。
??2021年8月11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張業強、白中杰等集資詐騙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張業強、白中杰、鹿梅3人犯集資詐騙罪,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十五年、有期徒刑十二年。同年12月29日,江蘇省高級人民高院對該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百強房企銷售降幅繼續擴大,12月或迎改善
2023-12-07市場仍處于筑底階段,投資意愿尚無起色。房地產行業調整對地方財政影響如何?財政部回應了
2023-12-06房地產市場下行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帶來的影響可控。上海今年第12批次集中供應樓盤公布:19個項目共5247套房源將上市
2023-12-05本次將上市19個商品住房項目,涉及悅云華庭、云悅名庭、映翠軒、奉發右岸晶邸等,共55.8萬平方米,合計5247套。萬科1-11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431.4億元
2023-12-051~11月,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209.2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3431.4億元,同比下降9.03%。雅居樂:1-11月實現預售金額約419.2億元,同比下降31.7%
2023-12-05截至2023年11月末,雅居樂集團累計實現預售金額約419.2億元,同比下降31.7%;對應銷售的建筑面積為281.2萬平方米,平均價為每平方米14910元。正榮地產1-11月實現合約銷售額144.81億元
2023-12-052023年1-11月,正榮地產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約為144.81億元,合約銷售建筑面積約為96.17萬平方米。中南建設1-11月合同銷售額380.5億元,同比減少逾三成
2023-12-051-11月,中南建設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80.5億元,銷售面積319.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33.5%和34.3%。郵儲銀行與八家房企開展一對一座談
2023-12-05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09:31
- 09:29
- 08:57
- 08:49
- 08:43
- 2023-12-07 14:33:55
- 2023-12-07 11:05:44
- 2023-12-07 10:43:06
- 2023-12-07 10:39:17
- 2023-12-07 10:33:18
- 2023-12-07 10:30:34
- 2023-12-07 10:16:55
- 2023-12-07 10:16:14
- 2023-12-07 10:02:10
- 2023-12-07 10:01:57
- 2023-12-07 09:58:11
- 2023-12-07 09:55:29
- 2023-12-07 09:47:40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