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2023-01-05 08:35:22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在2023年第一個工作日,河南省打響了樓市松綁的“第一槍”。
??1月3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河南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的有關工作。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王藝在發布會上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發布會上,王藝介紹,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河南將繼續因城施策,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把握好“增、擴、優、化、強、促”六字方針,出臺“1+N”政策舉措,著力改善市場預期,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居住消費健康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守剛在談到房地產時明確表示,要取消和調整過熱時期妨礙消費需求釋放的限制性政策。這是繼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提出“在住房消費等領域還存在一些妨礙消費需求釋放的限制性政策,這些消費潛力要予以釋放”后,首個地方政府官員明確提出取消和調整限制性政策。
??作為開年后首個就穩定房地產市場、促進居住消費提出長效機制的省份,河南省的舉措受到業界普遍關注和贊賞。
??王牌智庫首席專家、董事長上官同君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直言,河南省為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拿出了務實的、接地氣的、可操作的政策,這是作為一個省級政策性頂層設計的成功范例。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總監嚴躍進和資深房地產評論人劉光宇也表示,河南省此次提出的“六字方針”值得肯定和學習。
??1月4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就上述舉措撥打了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電話,截至發稿,電話未接通。
??樓市低迷 房地產投資與銷售“雙降”
??2022年以來,河南樓市持續走低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以河南省省會城市鄭州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8月起鄭州新房價格連續11個月下跌,到2022年7月環比上漲,8月之后再度下跌;二手房價格則連續16個月下跌。再看成交量,根據鄭州360房產網梳理的房地產市場銷售數據,2022年1~11月份,鄭州市商品房銷售84066套,較去年同期下降44%,創近年新低;二手房共成交54196套,較去年同期下降10%。
??鄭州當地一名房地產經紀人告訴記者,過去一年,受疫情封控和早期調控政策影響,成交比較困難。另一方面,樓盤停工潮和停貸潮的輿論發酵,也讓很多購房人對樓市缺乏信心。“這些或許都是2022年鄭州樓市低迷的原因。”
??鄭州樓市問題也是整個河南省樓市的縮影。
??1月3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查閱河南省統計局數據發現,2022年河南省房地產開發投資與商品房銷售均出現下滑。
??開發投資方面,2022年1月~11月,河南省房地產開發投資6305.75億元,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投資5377.16億元,下降10.9%。同期,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57132.6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4%,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4615.73萬平方米,下降6.6%;房屋新開工面積8419.84萬平方米,下降33.2%,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6908.31萬平方米,下降33.8%;房屋竣工面積4065.74萬平方米,下降4.9%,其中,住宅竣工面積3303.07萬平方米,下降1.9%。
??商品房銷售方面,2022年1月~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9940.1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3%;商品房銷售額6016.21億元,下降20%,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0.1%。截至2022年11月末,河南省商品房待售面積2407.82萬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78.18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99.58萬平方米。
??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方面,2022年1月~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實際到位資金5922.55億元,同比下降20.1%。其中,國內貸款399.59億元,下降20.2%;自籌資金3627.96億元,下降12.8%;定金及預收款1216.03億元,下降31%;個人按揭貸款571.22億元,下降36.3%。
??穩定樓市的長效機制
??在1月3日新聞發布會上,王藝介紹,河南將繼續因城施策,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把握好“增、擴、優、化、強、促”六字方針,即增融資,擴需求,優供給,化風險,強服務和促轉型。
??其中,增融資,主要為落實去年11月底落地的中央金融16條支持政策,從信貸、股權、債券融資三方面縱深拓展房地產融資渠道,更好滿足居民購房和房企合理融資需求。
??強服務、化風險,是圍繞房企紓困的重要舉措,提及建立房企“白名單”制度,助推優質頭部房企紓困,也將壓實房企主體責任和地方政府屬地責任,推動已售逾期項目加快建設交付。
??促轉型,則要推動房地產企業改變“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模式,完善商品房銷售制度,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體系,有序構建房地產健康發展新模式。
??優供給方面,政策明確著力提升改善性住房供給。這一表述對于房企和各類資金方有較大啟發。這也意味著,后續在土地供應、住房開發、房屋分配方面,要更多關注改善性住房需求。房企也要從其中發現新的市場機會,主動做好產品創新和調整。
??在關鍵的“擴需求”措施方面,孫守剛表示,將進一步激活房地產市場,取消和調整過熱時期妨礙消費需求釋放的限制性政策,完善二套房認定標準,支持集中團購商品住房,鼓勵各地結合保障性租賃住房、人才住房房源征集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
??據了解,河南省洛陽等城市限貸政策去年以來已經陸續放松,目前河南省在購房消費端實行嚴格限制性政策主要為省會鄭州,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有過調整卻猶存,其市內五區、鄭東新區、高新區、新鄭市、滎陽市等均為限購區域。
??與此同時,鄭州已經開始細化落實“擴需求”具體措施。近日,鄭州進一步放寬中心城區落戶條件,將不受社保繳費年限等限制,父母、子女均可落戶。
??作為人口大省的河南,城鎮化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河南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十四五”期間河南省將新增城鎮常住人口約600萬,剛性住房需求強勁,隨著城市更新進程加快以及人民對美好居住品質的向往,改善性住房潛力也將得到充分釋放。
??劉光宇向記者表示,增加融資、擴大需求、優化供給、化解風險、強化服務、促進轉型,可以說非常科學全面總結了河南房地產發展的當務之急。河南在探索房地產限制性政策放開放松是走在前而的,如今在全國貫徹落實恢復經濟一攬子工程背景下,河南這兩年經歷了太多其他省份沒有經歷的,在恢復經濟方面的動力更足更強,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其中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用創新的“六字方針”向全國做出了表率。
??“河南省此次政策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對于促進當地市場活躍有積極影響,可以大力提振信心,但萬萬不可將此作為樓市大漲的理由,目的依然是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劉光宇表示。
??更多省份或跟進
??在河南省提出“六字方針”后,受到業主高度關注的同時,多位專家向記者表示,后續或有更多省份跟進此類舉措。
??嚴躍進認為,此次河南“六字方針”也是2023年新年以來全國首個比較系統對房地產發展做出闡述的政策內容,內容體系完備,較好地落實了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相關政策表述,也體現了河南2023年穩定房地產方面的重要導向。
??“政策內容值得全國其他省市學習。”嚴躍進稱,河南此次提及的一些政策內容尤其是“取消妨礙消費需求釋放的限制性政策取消妨礙消費需求釋放的限制性政策”等表述值得學習。
??劉光宇則提醒,河南的舉措不一定適合所有地方,但的確值得借鑒參考,這是河南經歷過市場調整后的冷思考,是一種求生欲更強的有效探索模式。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