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深水 2020-07-13 09:11:06 來源:中房報
??“一根陽線改變情緒,兩根陽線改變觀點,三根陽線改變信仰。”截至7月8日,滬指已經連續7天上漲,站上3400點。新老股民們齊齊歡呼:滿屏都是牛市的味道。
??作為牛市啟動的先鋒之一,地產股的信眾也開始集結,大有王者歸來之勢。7月6日這一天,A股有十幾只地產股漲停。
??其中的綠地控股是最近一周地產股中漲停次數最多的。自6月30日以來,這家公司已經收獲了4個漲停,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到46%,市值終于沖上了千億。
??不過,即便如此,綠地依然是TOP10中市值最低的一個。
??想想也挺唏噓的,要知道,2015年8月綠地借殼上市時,市值超過3000億元,冠蓋A股房企,是萬科A的3倍。將近5年過去了,綠地市值好不容易沖回千億,但萬科A現在是綠地的3倍了。
??4個漲停,掩飾不了過去5年的“失意”。
??“我們在資本市場被嚴重低估了”
??對綠地來說,這一波的行情純屬意外。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出臺,中國最大自貿港揚帆起航,那些涉及或疑是涉及免稅業務的上市公司開始輪番漲停。
??驚喜來源于綠地旗下的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它的前身為上海綠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是綠地大消費戰略的主要實施者。這家去年才更名的公司,被傳有望獲得免稅牌照,很快就蹭上了熱度。
??即便綠地發了公告解釋,說未發現涉及公司的需要澄清或回應的媒體報道、市場傳聞、熱點概念等情況,但依然阻止不了股民們的熱情。
??綠地的投資者們太需要這幾個漲停來堅定自己的信仰了。畢竟,有不少人是在金豐投資更名前追高入的場,持股成本高達40元左右,而在6月30日前,綠地的股價已經在5元區間橫盤了將近5個月,跌破凈資產。即便按更名后25元的開盤價計算,綠地的市值也縮水了80%,只剩600多億元,相當于萬科A的1/5,保利的1/3。
??2019年6月,綠地控股就被調出了上證50,坊間傳言,源于其總市值和成交金額已達不到選樣標準。
??今年1月份開業績交流會時,對此深感愧疚的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說:我們在資本市場被嚴重低估了,股價這么低讓我很慚愧。當天,綠地的收盤價是6.97元,他可能想不到,2個月后股價還會再下跌25%。
??按照張玉良的說法,整個地產行業都被低估,綠地更被低估。問題是,股價雖然都被低估了,但其他龍頭房企是一路上揚,唯有綠地單邊下行。
??從2015年8月18日(金豐投資更名為綠地控股)算起,到2020年6月29日,萬科A漲了136%,保利漲了117%,而綠地跌了78%。
??在資本市場,人們總希望找到那個市場錯了、自身對了的定價。但市場還是有一定效率的,在大多數時間里,它對一些資產的定價也還算準確。
??在一定程度上,股價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盈利能力、增長潛力。相較其他頭部房企,綠地在這些方面遜色不少。
??2015年是綠地發展史上的一個巔峰,當年該公司實現了2301億元的銷售額,位列行業第二,只比萬科少了300億元。但自此以后,后起之秀們的速度提了上來,綠地卻已無力奔跑。
??2018年,綠地曾對外提出了未來3年年均銷售規模保持在5000億元以上。結果,過去兩年連4000億元的門檻都沒摸到。2019年,綠地的行業銷售排名跌落到了第6,排在了保利身后。
??規模跟不上了,經營效益也比別人差一大截。5年來,綠地一直保持著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凈利率,僅在5%左右,而其他頭部房企都在10%以上。2019年,綠地的歸母凈利潤約為147億元,僅為保利的1/2,比銷售排名第10的招商蛇口還要少13億元。
??投資者的描述很貼切:“回想當年,貴公司是首家以房地產為主業躋身世界500強的綜合企業集團,現在一看,銷售額連前5都入不了,利潤增幅則進不了前十。”
??“多而不精、大而不強”
??“多而不精、大而不強”這8個字常被用來概括綠地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增收不增利也是因為綠地大量的精力被投放在不怎么賺錢的業務上。
??這家最早開展多元化業務的房企之一,早在上市之初就表示將推動房地產主業實現從偏重規模到偏重盈利、從偏重開發到開發運營并重、從偏重國內開發到全球同步開發等三大轉變。同時,加快發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三個重點領域。
??2019年綠地約4236億元的營業收入中,地產占了46%,大基建占了44%,大消費以及其他占了10%。從收入占比看,大基建已經可以跟地產平分秋色。但無論這些其它產業收入增幅有多高,都無法改變毛利率遠低于地產主業的事實。
??2019年,綠地地產板塊的結轉毛利率為27.58%,大基建只有4.31%,大消費則僅為3.48%,連地產的零頭都不如。受這些多元業務拖累,公司的整體毛利率被拉低到15.2%。
??“我不認為我們業績完成得特別好,但是質量完成得比較好。”張玉良對質量的認定包括回款率、ROE水平、降負債等指標。2019年,綠地的ROE為20%,張玉良認為在地產行業里已經達到很不錯的水平了。
??ROE的高低取決于三個指標:利潤率、周轉率、杠桿率,前兩個是綠地的弱項,很大程度上,20%的ROE是靠155.6%的凈負債率撐起來的。
??“只有堅持奔跑,才能站在原地”
??就增長潛力而言,綠地的想象空間也已今非昔比。
??張玉良曾說綠地做的是當地政府想做,而當地企業又做不了或者不容易做的事,在服務全國的同時發展和壯大自己。“我們是最懂政府的開發商。”
??急地方政府之所急曾經是綠地獲取優質土地資源的重要方式,建50座摩天大樓的宏愿也由此而生。建高樓為地方政府貢獻政績,綠地可以獲得一部分價格優惠的土地作為回報。據張玉良保守測算,有那么一段時間,綠地在各地通過邀標、協議方式獲得土地的比例在一半以上。
??綠地曾透露,公司積極發展基建、金融、消費等產業集群,通過“地產+”的商業模式,產業集群的協同優勢日漸顯現,為獲取大規模戰略性項目創造了條件。
??然而時至今日,中國已不再具備建設摩天大樓的土壤。10天前,蘇州中南中心動工,建設高度由729米降到了499.15米,一下砍掉了1/3。今年4月底,住建部、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規定要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新建100米以上建筑應充分論證。
??政策的負面效應已經顯現。備受關注的“中華第一高”武漢綠地中心已經降級成了華中第一高樓,從636米下降到475米。高度的調整給項目增加了不少開發成本,綠地說受到項目重新規劃以及停工造成工期拉長的影響,這個項目的投資總額預計將從118億元增加到140.88億元。也不知道這個項目最后做下來還能不能賺錢。
??有人統計過,綠地承諾的50座摩天大樓有一半目前還沒建成,往往是搭配的住宅項目早已賣光,摩天大樓的地基都還未挖。
??靠大基建圈地的套路也不靈了,有了摩天大樓的前車之鑒,據說很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懷疑綠地做大基建的誠意,不再大開方便之門。
??一旦失去這些特殊法門的支持,綠地的增長潛力是要大打折扣的。
??張玉良感慨,行業環境發生了太大變化,每一年都在變,企業的外部壓力很大。而綠地,“只有堅持奔跑,才能站在原地。”
??他對自己還是太自信了。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