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韓澗明 2025-03-31 10:05:10 來源:中房報
??打開中國信達3月25日發布的2024年年報,能夠明顯感覺到其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2024年,中國信達收入總額為730.4億元,同比下降4.11%;凈利潤30.4億元,同比下降47.8%,接近“腰斬”。
??在房地產市場大幅波動的不利環境下,“轉向”成為中國信達主動尋求的動作。
??從“不良資產收購”轉向“綜合金融服務”
??我們將2020年至2024年這5年來中國信達的凈利潤做一個羅列,不難看出其下滑狀況:2020年為132.5億元,隨后逐年下滑,2022年降至63.1億元,2024年更是下滑至30.4億元,5年時間只剩不到一個零頭,可見,中國信達在這一波經濟周期調整之中,承受沖擊之大。
??面對沖擊,中國信達的經營結構也在發生著重大調整。信達年報中,第一個變動項便非常刺目——“以攤余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收入”。該項目為傳統不良資產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而該項收入的萎縮狀態,與中國信達5年來凈利潤縮水趨勢基本一致。也就是說,中國信達傳統的不良資產主營內容,在市場波動,特別是房地產市場波動面前,收益能力呈現斷崖式下滑狀態。
??按照2024年年報,收購重組類不良資產中,房地產業規模為258億元,占比71.1%。作為營收大項,房地產銷售收入(即存貨銷售收入)數據也表現為持續收縮:2020年存貨銷售收入為243.2億元,到2024年僅為82.4億元。
??中國信達的最大收入份額來源于利息。2024年,中國信達利息收入330億元,在收入中占比約45%。對照2020年的239億元與23%占比可知,信達對利息的依賴度,也就是對存量項目的貢獻依賴度更高。
??相較之下,中國信達不良債權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從2023年76.18億元上升至2024年的88.92億元,漲幅16.7%。
??經濟增速放緩,回收周期變長;資產價格縮水,處置難度加大;高風險項目風險釋放,資本回報率承壓等,這些不利因素,令中國信達發生了經營結構性變化。
??中國信達從回報更高但周期更長的“攤余成本不良債權”,轉向回報更快的“公允價值變動不良債權”,追求快速變現。2020年中國信達不良資產經營占比70.5%,金融服務占比30.3%。到了2024年,不良資產經營占比下降至55.3%,金融服務占比升至45.4%。
??另一組鮮明的對比指標顯示,2024年中國信達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公允價值計量)凈額為2664億元,占比高達90.3%,收購重組類資產(攤余成本計量)凈額為285億元,占比僅為9.7%,且2024年新增收購重組類資產為0。
??按照年報說法,此種變化,是中國信達的主動資產結構調整,也就是說,為了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控制風險,信達有意為之。
??由此,中國信達形成了第一個轉向:結構性轉向,即從“傳統的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向“綜合金融服務”轉向。
??從“市場化套利”轉向“政策化服務”
??在第一個轉向的同時,中國信達還有第二個轉向。
??從數據看,面對經濟周期的壓力,中國信達出現了明顯的結構性調整,但與此同時,中國信達的轉向也帶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即結構性轉向的同時,也進行周期性轉向——從“市場化套利”向“政策化服務”轉向。
??中國信達為代表的全國性AMC(資產管理公司),其誕生,本身就是政策服務的產物,后來的發展也得到政策紅利周期的支撐,并由此產生市場化套利。
??中國信達再次進入強政策化服務的新周期,也即是新的市場化布局階段。因此,2024年年報數據所呈現的“不樂觀”,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國信達的資產質地。
??在2024年年報中,中國信達也提到了在政策性支持方面的一些行動:一是堅守金融不良資產主陣地,收購銀行不良資產規模超2200億元。二是持續助力房地產領域風險化解,年內落地項目33個,投入資金近170億元,實現保交房2萬余套,帶動貨值超810億元項目復工復產,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三是穩妥審慎參與地方債務風險化解,新增投資地方化債項目45億元。四是在服務實體經濟領域新增投入超2000億元。五是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與民企500強客戶新增合作超160億元,同比增長43%。六是持續推進融資創新,發行交易所首單AMC做市報價ABS、行業首單及全市場最大規模先進制造ABS,落地86億元央行房企紓困專項再貸款。七是在湖北、陜西、香港等地組織8場“十省二十城”綜合營銷活動,舉辦10場“3+8”重點賽道渠道主題營銷活動。
??結合年報、官方陳述及市場變化,我們大致可以確定,當下中國信達的挑戰有三:一是收入結構進一步失衡,包括過度依賴利息及公允價值收益;二是政策任務與商業利益短期內存在一定沖突;三是以中國信達為代表的全國性AMC,市場份額正在被地方AMC蠶食。
??這三個挑戰,周期性是底色,但同時,也包含著鮮明的市場競爭屬性。面對新的市場變化,中國信達能否利用周期性機會實現提質發展,迎來下一次逆襲,很值得各方觀察與期待。
多地推行購房“冷靜期”
2025-03-28積極探索創新舉措。報告|百城房價收入比連續五年下降
2025-03-27超7成城市房價收入低于10。2025年二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5-03-26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房價延續止跌回穩態勢,核心熱點城市韌性凸顯
2025-03-24市場處于信心逐步修復關鍵期。2025房地產TOP500測評成果發布會上,大咖說了啥?
2025-03-21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房地產業仍大有可為。2025房地產TOP500測評成果即將揭曉
2025-03-183.19北京,敬請關注!最新數據|多項房地產指標改善明顯
2025-03-17基本面更加牢固和向好。中辦、國辦發文: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
2025-03-17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 10:03
- 09:58
- 09:57
- 09:56
- 09:55
- 09:51
- 09:48
- 09:45
- 09:44
- 09:33
- 09:22
- 09:16
- 08:52
- 08:47
- 08:14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