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彭紅俠 2025-02-24 09:14:17 來源:中房報
??總資產規模超3萬億元的三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股權劃轉工作塵埃落定。
??2月14日,中國信達、東方資產、長城資產同日公布,控股股東財政部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將所持公司股份全部劃轉至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
??根據公告,財政部持有中國信達221.37億股公司內資股(約占58%股權)、長城資產376.7億股股份(約占73.53%股權)、東方資產488.3億股股份(約占71.55%股權),無償劃轉完成后,財政部將不再持有三大AMC股份,中央匯金將接替財政部成為控股股東。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認為,三大AMC劃至中央匯金意味著之前財政部作為大股東的四大AMC模式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并需要進行較大的改革。繼中國華融后,三大AMC市場化之路也將徹底開啟,強調公司屬性,增強公司治理與運營,以更規范的市場參與者身份再出發。
??劃歸中央匯金原因
??AMC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1999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國務院出資400億元成立中國華融、中國信達、長城資產、東方資產,用以剝離、處置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四大國有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
??2008年后,AMC逐步轉向商業化運營,業務范圍擴展至證券、信托、銀行等金融全牌照。然而在商業化轉型中,AMC既要承擔政策性任務,又要追求市場化利潤,導致業務邊界不清。同時還有部分AMC過度擴張非主業業務,引發超千億元虧損。
??四家AMC的改革早已醞釀多年,市場曾一度稱,要將其中兩家合并等。此后還有消息稱,光大集團對其中一家展開盡調,但遲遲沒有落地。
??直至2020年,中國華融因巨額虧損引發市場關注,改革序幕就此拉起。
??2021年末,中國華融對外宣布完成420億元引戰增資工作,中信集團作為第二大股東,持股約23.46%。2022年11月,中信集團又受讓了財政部所持中國華融24.07億股內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26.46%,位列第一大股東,此后中國華融更名“中信金融資產”。
??2023年,其余三家AMC開始傳出消息,財政部擬將持有的三家AMC股權劃轉中投公司。據悉,為順利劃轉,中投公司提前開展對三家AMC的盡調,包括各項業務發展、旗下子公司情況、資產質量等。“大概率2024年底正式公布,不遲于2025年2月。”當時一位知情人士稱。
??公開資料顯示,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組建宗旨是實現國家外匯資金多元化投資,在可接受風險范圍內實現股東權益最大化,以服務于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
??中投公司下設三個子公司,分別是中投國際、中投海外、中央匯金。其中中投國際負責境外投資業務,中投海外專注海外市場拓展,而中央匯金則專注于國內金融機構股權管理。
??截至2024年6月,中央匯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已達到7萬億元,直接持有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在內的19家金融機構股權。因此,中央匯金在金融體系中的作用不僅限于政府資本的管理,還包括了對金融市場的深度參與和調控。
??作為國有金融資本的管理者,中央匯金將這三家AMC納入其體系,有助于整合金融資源,提升資產的流動性,并通過市場化手段盤活不良資產,降低系統性風險。同時股權劃轉,意將財政部的監管角色和股東角色分開,通過厘清這些職責使國有金融企業受到更好的約束。這也可以使新成立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專注于防范和化解風險。
??而AMC股權劃轉后,雙方資源也將實現整合,形成協同效應。比如,AMC旗下的券商牌照(如信達證券、東興證券)可能與匯金系其他券商(如中金、銀河證券)進行整合,提升行業集中度與競爭力。同時,AMC也可與其他國有金融機構合作,優化不良資產處置的資金與渠道,形成“資源聯動—資本支持—風險出清”的閉環。
??管理體制或將生變
??當前改革正在加速落地,從財政部劃歸到“中字頭”,將對三家AMC產生哪些深遠影響?
??一位原AMC高管、行業資深人士表示,股權劃轉是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關于深化金融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推動落實金融改革任務落地。同時他認為,對AMC改革勢在必行,理順股權關系后將有利于AMC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AMC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出資人要把管人與管事、管考核三者結合在一起,防止‘兩張皮’,同也防止過去監管既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員’,監管邊際不清,監管不長牙齒。”前述高管表示。
??在被盡調的AMC人士看來,改革方向或將為AMC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從整體安排來看,即將接收股權的單位已經持股了十幾家金融機構,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很成熟的模式。從技術層面來看,此前要向財政部匯報工作,財政部一方面是股東,另一方面也是監管。改革后AMC的管理邏輯和機制或許會更加方便。”
??復旦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認為,AMC股權劃轉至中央匯金后,其業務模式勢必會迎來調整。在投資策略上,中央匯金作為控股股東,可能會引導AMC更加注重長期價值投資,而非短期收益。同時,投資方向可能會配合“十四五”規劃和“十五五”戰略的實施,更加聚焦于國家戰略支持的領域,如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等新興產業。
??四大資產管理機構控制權發生變化后,孫立堅表示,其治理機制也將發生顯著變化,比如重新設計AMC的決策流程,以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效率。董事會結構也可能調整,引入更多外部專家和獨立董事,以提升治理質量。在風險管理方面,中央匯金可能會推動AMC進一步完善風控體系,特別是在當前國內外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強化對系統性風險的防范能力,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股權劃轉為AMC帶來了諸多機遇,但改革之路依然不乏挑戰。從當前來看,AMC的歷史包袱較重,資產質量參差不齊,子公司結構復雜,中央匯金需協調資源推動“瘦身健體”。其次,如何在政策性職能與市場化盈利目標之間取得平衡,仍需制度設計的創新。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與中央匯金也需要明確分工,避免監管真空或重疊。
重點城市新房成交回升,二手房同比微增
2025-02-21部分三四線城市修復明顯。金融監管總局:打好房地產各項融資工具“組合拳”
2025-02-21滿足包括民營房企在內的各類房地產企業不同環節、不同階段的合理融資需求。最高檢:2024年各級檢察機關辦理涉房地產糾紛民事檢察監督案件1萬余件
2025-02-21提出監督意見900余件,準確把握“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等房地產調控政策。2025年一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5-02-20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70大中城市房價發布,回穩態勢明顯
2025-02-1924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潘功勝:中國政府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2025-02-19持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北京“好房子”啥標準?答案來了
2025-02-17多項創新措施提升住宅品質。土地市場:信心恢復進行時
2025-02-13供應結構持續優化,低總價、低密度地塊成供應主流。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