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李紅梅 2025-03-31 10:12:34 來源:中房報
??在行業深度調整期,民營房企的生存法則正被重新審視。
??“民營房企如何更好地活下去?” 龍湖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陳序平在回應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提問時,分享了龍湖如何提前“踩剎車”,主動降負債的經歷。他強調龍湖始終將安全性放于一切發展的首位,保持克制、審慎、高度自律的態度,以戰略定力和余量思維應對周期的不確定性。
??3月28日披露的2024年財報顯示,這家始終保持綠檔記錄的房企,不僅實現1274.7億元營收,更通過開發+運營+服務三輪驅動,構建出21%營收占比的經營性收入護城河,其2.39倍的股息利息覆蓋倍數和16%毛利率,在行業調整期顯得尤為難得。
??當行業告別“高杠桿、高周轉”的野蠻生長時代,龍湖用數據證明:活下去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戰略遠見構筑的護城河。其“安全邊際+內生動力”的雙輪驅動模式,不僅為自身贏得發展韌性,更為民營房企突圍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這種穿越周期的底層邏輯,或將重塑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法則。
??70億元盈利破局寒冬
??有息負債降至1763.2億元
??當行業深陷盈利寒冬,龍湖集團以70億元核心凈利和1763億元降負債的“成績單”,在房企生存戰中撕開一道裂縫。
??Wind數據顯示,2024年預告業績的90家內地房企中,僅3成能實現正向盈利。瑞銀報告更預警行業盈利將同比暴跌27%,較年中預測的22%跌幅進一步惡化。在此背景下,龍湖核心凈利達69.7億元,毛利率16%較行業均值高出8.2個百分點,堪稱行業特例。
??放眼行業,龍湖是2024年少數盈利可觀的房企之一,其管理層介紹,這得益于公司開發+運營+服務三大業務板塊,構成了驅動集團整體向前發展的內生動力。年報顯示,該公司運營及服務板塊貢獻營收267.1億元,占集團總營收21%。
??在行業“縮表”浪潮中,龍湖的負債管理堪稱教科書級操作。有息負債較年初大降163億元至1763.2億元,凈負債率51.7%較行業均值低32個百分點。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債務結構:銀行融資占比83%,經營性物業貸及長租貸占47%,平均融資成本壓至4%,賬期拉長至10.27年。
??“龍湖的債務結構安全邊際遠超同行。”標普信評分析師指出,其1年內到期債務僅占17.2%,外幣債務占比13.6%且全部完成匯率對沖,這種"長短債配比+貨幣對沖"的組合拳,極大降低了流動性風險。
??“這幾年整個房地產的調整出乎所有人的預料,2022年我們就開始主動做收縮,提升組織效率,最近三年,存貨降了一半。”陳序平說,正是因為提前“踩剎車”,克制投資的沖動,保證了經營性現金流為正。
??今年以來,龍湖持續保持審慎的財務策略與有序的償債鋪排。在2025年1月,龍湖提前行權回售了“22龍湖01”“20龍湖02”兩只債券,合計39.775億元;3月4日,龍湖如期兌付“20龍湖04”,行權回售金額約25.02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2025年一季度到期的65億境內公開債券已全部提前或如期兌付。
??中金公司首席地產分析師認為,龍湖三年前開始的降負債布局極具前瞻性:“當同行在2021年加杠桿沖刺時,龍湖已將負債率控制在70%以下,這種逆周期操作贏得了戰略回旋空間。”這種戰略定力在2024年轉化為真金白銀:全年提前兌付債務超180億元,境內公開市場債券全部清零,境外債券占比僅5%且無2027年前到期壓力。
??新舊動能轉換
??開辟“第二曲線”甚至“第三曲線
??“樓市筑底趨勢比較清晰,預判2025年下降空間有限。” 龍湖集團執行董事兼地產航道總裁張旭忠的預判,正隨著政策暖風逐步應驗。自去年中央政治局定調“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以來,行業新舊動能轉換加速,房企戰略升級進入深水區。
??在政策窗口期,龍湖展現出敏銳的土地嗅覺。2024年精準補倉北京、上海等9宗優質地塊,新增土地儲備權益面積39萬平方米,總土地儲備面積達2426萬平方米。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龍湖的拿地策略既保證了核心城市布局,又將權益比例控制在合理區間,為后續開發留下充足彈性。”
??當行業告別 “三高”模式,龍湖的“空間即服務”戰略已結出果實。2024年經營性收入267.1億元,同比增7.4%,占集團總收入21%。其中商業運營收入135.2億元,毛利率高達75%;物業服務收入131.9億元,增速達10.4%。
??“龍湖用十年時間培育的第二增長曲線,正在成為穿越周期的核心支撐。”機構分析師認為這種業務結構轉型不僅增強了抗風險能力,更重構了房企估值邏輯。
??商業板塊數據顯示,旗下89座商場覆蓋全國23城,出租率97%,合作品牌超6900家。全新升級的龍智資管航道中,冠寓保持行業前三規模,出租率95.3%;活力街區“歡肆”已布局5城,合肥、成都項目3月28日正式開業。
??據龍湖管理層介紹,在輕資產服務領域,智創生活通過HALO平臺實現多場景智慧管理,服務小米、華為等標桿企業;代建品牌“龍湖龍智造”全年銷售額破百億,代建面積800萬平方米,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龍湖的轉型不是被動應對,而是主動求變。”中金公司地產首席分析師指出,其“開發+持有”模式在周期波動中展現出強大韌性。當前4%的融資成本、10.27年的債務久期,以及經營性業務貢獻的穩定現金流,構成穿越寒冬的“三駕馬車”。
??國際經驗同樣印證這一路徑的可行性。參考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低負債率疊加高經營性收入的房企,往往能在行業出清后獲得估值重構機遇。龍湖的轉型樣本,正為行業提供新的生存法則:當潮水退去,擁有真實運營能力的企業終將浮出水面。
多地推行購房“冷靜期”
2025-03-28積極探索創新舉措。報告|百城房價收入比連續五年下降
2025-03-27超7成城市房價收入低于10。2025年二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5-03-26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房價延續止跌回穩態勢,核心熱點城市韌性凸顯
2025-03-24市場處于信心逐步修復關鍵期。2025房地產TOP500測評成果發布會上,大咖說了啥?
2025-03-21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房地產業仍大有可為。2025房地產TOP500測評成果即將揭曉
2025-03-183.19北京,敬請關注!最新數據|多項房地產指標改善明顯
2025-03-17基本面更加牢固和向好。中辦、國辦發文: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
2025-03-17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 10:10
- 10:08
- 10:06
- 10:05
- 10:03
- 09:58
- 09:57
- 09:56
- 09:55
- 09:51
- 09:48
- 09:45
- 09:44
- 09:33
- 09:22
- 09:16
- 08:52
- 08:47
- 08:14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