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告楊科偉、謝楊春、吳嘉茗 2023-10-20 17:03:01
- 城市:全國
- 發布時間:2023-10-20
- 報告類型:市場報告
- 發布機構:克而瑞
??10月18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9月宏觀經濟和房地產行業數據,經濟數據表現來看,GDP、物價水平保持穩定,企業預期、消費動能等保持回升態勢,整體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房地產行業來看,優化政策作用正在持續釋放,并有積極的效應。銷售面積、金額、新開工等指標環比上漲且同比降幅有所收窄,竣工依然保持高增長,各指標均出現底部企穩修復的跡象。
01
??前三季GDP增5.2%
??經濟穩步復蘇
??帶動融資需求尤其中長期貸款回升
??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其中三季度增長4.9%,受到去年基數抬升的影響,比二季度同比增速回落,若扣除基數的影響,兩年平均增速是4.4%,比二季度加快了1.1個百分點。從環比來看,今年三季度增長1.3%,比二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加,第一,企業預期改善,9月制造業PMI已升至景氣區間;第二,物價運行也總體平穩。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2%,同比持平,工業品出廠價格PPI連續三個月降幅收窄。第三,消費活力增強,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比上月加快0.9個百分點,增速連續2個月加快。
??此外,就業穩定、外貿降幅低于預期、服務業持續較快恢復等都說明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穩固。另外,從9月金融數據來看,佐證了經濟復蘇的穩步推進,主要指標整體勢頭良好,融資需求有所回升。
??其中,9月M2增長10.3%,延續小幅回落的態勢但增速仍保持相對高位,且M1M2剪刀差逐步收窄。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1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5638億元,總量創歷史同期新高。信貸投放層面,居民中長期貸款成為亮點。地產行政的推動下,居民中長期貸款顯著回暖。9月居民中長期貸款5470億元,同比多增2014億元,增幅為今年4月份以來新高,并結束了7月、8月縮量態勢。
02
??地產新政效果持續發酵
??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
??同比降幅連續四個月收窄
??1-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84806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89070億元,累計同比分別下降7.5%和4.6%,增速延續3月小陽春后逐步下滑態勢,其中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較1-8月擴大0.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金額較1-8月擴大1.4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面積還是金額,累計增速下降的速率正在放緩,一定程度體現了市場預期和情緒的修復,短期行業處在筑底企穩階段。
??隨著核心城市陸續落地“認房不認貸”、降首付、限購松綁等利好新政,房地產市場出現了積極的變化,銷售和市場預期均出現邊際好轉。一方面反映在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保持明顯回升態勢,另一方面銷售單月數據環比增長、同比降幅連續收窄亦能佐證。
??其中,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0857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金額10912億元,環比漲幅分別為47%和42%,單月絕對量僅次于今年3月和6月份,與前八月月均成交相比,9月銷售面積、金額高于均值17%和12%。
??同比來看,市場底部企穩、修復信號明顯。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同比下降10.1%和12.9%,分別較上月收窄2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同比雙雙連續4個月收窄。
??銷售層面低位企穩、弱修復得益于政策的推動、供應量回暖、結構改善以及部分項目折扣力度加大。
??根據CRIC全國百城數據,9月商品住宅新增供應環增29%,已經接近小陽春水平,8、9月份供應呈現遞增回暖走勢,且部分城市改善供應持續放量。另,重點城市成交保持輪動復蘇的行情,諸如西安、長沙隨著改善盤集中入市,需求相對旺盛,而前期深度調整的南京、武漢、天津等核心二線城市,因部分項目加大折扣力度促進以價換量,成交也出現階段性放量,環比轉正。
??整體而言,多重利好之下市場已有筑底企穩的信號,接下來考驗政策的落地性和有效性,以及供應持續回暖的程度。從微觀層面來看,10月多數城市來訪、認購穩中有升,預期10月成交有望延續復蘇態勢,但幅度有限,當前市場仍保持底部修復、脈沖式上漲的行情。
??03
??9月新開工同比降幅收窄9pcts
??竣工累計增速年內次高
??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1568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74250萬平方米,下降7.4%。房屋新開工面積72123萬平方米,下降23.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52512萬平方米,下降23.9%。房屋竣工面積48705萬平方米,增長19.8%。其中,住宅竣工面積35319萬平方米,增長20.1%。
??隨著各部門、各地方政策措施出臺落實,信貸資金對在建項目建設竣工和住宅銷售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帶動竣工持續高增長。1-9月竣工面積增速較1-8月增加0.8個百分點,僅次于7月20.5%的高點。
??單月而言,環比較8月下降6%,與前8月均值相比減少了9%。不過同比來看,竣工面積增速依舊強勁。9月竣工面積同比增長25.4%,較8月增加15個百分點,增幅維持在相對高位。而今年以來始終保持低位的新開工增速也開始出現邊際好轉的信號。新開工面積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1-9月新開工面積降幅較1-8月收窄1個百分點。單月數據的變化更能體現底部企穩修復的跡象。9月新開工面積823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9%,同比雖然仍下降15%,但降幅較8月份收窄9個百分點,也是繼1-2月份之后,降幅再度縮小至15%以內。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新開工出現跌幅放緩趨勢,但整體壓力不容小覷,單月開工規模實際較前八月平均減少10%。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利好帶動市場信心同時,央國企和部分優質民企或將加大開工力度爭搶政策帶來的銷售“窗口期”,四季度新開工低位企穩止跌是大概率事件。
??04
??開發投資降幅逐步趨穩
??年內繼續保持低位修復態勢
??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7269億元,同比下降9.1%,降幅較1-8月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66279億元,下降8.4%,降幅較1-8月擴大0.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壓力頗大,已經連續下降7個月,降幅已經接近去年1-11月水平。從降速來看已有筑底“苗頭”,1-9月開發投資降速逐步趨于穩定。
??單月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也有一定的邊際修復,呈現環比增長、同比趨穩的走勢。其中,9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達10369億元,同比下降11.3%,幾乎與8月相持平,環比增長13%,絕對量僅次于2023年3月和6月水平(1-2月不計入)。
??分季度來看,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2.87萬億,較一季度上漲10%,較二季度下降12%。分區域來看,僅東部區域累計投資增速跌幅最小,其余區域累計增速降幅呈現東部<中西<西部<東北,東北地區同比跌幅最大,達到27.2%,西部降幅略有收窄為19.4%。< p="">
??新開工保持低位、土地市場低迷仍是開發投資走弱的主要原因。根據CRIC統計300城市土地數據來看,9月全國300城土地成交面積、金額同比下降57%和71%,環比分別下降38%和55%,延續了今年以來規模“一降再降”的走勢。且從熱度上來看,溢價率已經回歸到一季度高峰,而流拍率則持續保持在高位。
??綜上,我們對于后市給出如下判斷:
??在核心一二線城市“認房不認貸”、四限松綁等利好政策相繼落地、房企加強營銷力度積極自救的背景之下,典型城市出現短期來訪、認購上升的跡象,且成交基本也已進入筑底階段,我們認為10月大概率企穩修復,在供應增加情況下,四季度整體環比小幅回升。
??各城市仍將延續分化行情:首先,對于京滬蓉等本就市場熱度較高的供給主導城市而言,熱度能否延續主要取決于二手房市場能否復蘇,只有二手房市場活躍度提升,才能刺激置換需求不斷釋放,進而對新房市場形成有效支撐。其次,經歷了前期深度調整,市場基本面尚佳的武漢、天津等目前已經出現了來訪、認購上升的情況,短期內成交熱度還是有望延續。最后,弱二線和廣大三四線城市,諸如南寧、昆明、福州、常州、徐州等,市場修復仍有待核心城市的熱度傳導,當前市場信心跌至谷底,加之居民購買力不足,整體樓市還將面臨較長的調整期。
??行業規模下降、房企資金緊缺,預計四季度土地購置仍將低位運行,僅核心城市能維持熱度。短期新開工意愿提升難度較大,四季度銷售大概率會有所改善但房企銷售回款重心仍在“保交樓”,因此新開工將持續低位運行,在建施工投資等顯性指標持續修復也將帶動房企開發投資邊際企穩。
- 09:51
- 09:46
- 09:44
- 09:41
- 09:35
- 09:05
- 08:27
- 08:26
- 08:15
- 08:12
- 2023-10-25 11:44:25
- 2023-10-25 11:20:37
- 2023-10-25 11:00:10
- 2023-10-25 10:40:27
- 2023-10-25 10:34:06
- 2023-10-25 10:29:43
- 2023-10-25 10:27:57
- 2023-10-25 10:25:48
- 2023-10-25 10:18:35
- 2023-10-25 10:17:06
- 2023-10-25 10:06:05
- 2023-10-25 10:00:03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