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5-04-02 08:41:18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2024年末以來,南京房地產市場表現企穩向好,其中新房價格指數環比漲幅已連續三個月領跑7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套數同比增長40%,消化周期也回落至18個月以內。3月31日,南京積極把握市場止跌回穩有利時機,發布“房七條”新政,意在通過政策組合拳構建多維支持體系。
??南京“房七條”新政涵蓋取消限售、以舊換新、支持青年群體購房、房票安置等七個方面,精準聚焦住房消費全鏈條。其中,搭配限售政策的全面取消,升級版的“以舊換新”政策尤為亮眼,為改善需求帶來了新的市場邏輯。
??具體來看,本次南京穩市場新政主要有三大亮點:
??2025年南京“房七條”新政中,住房消費“以舊換新”政策的升級尤為亮眼。相比2024年,今年政策通過模式創新、資源整合與流程優化,顯著提升了置換效率,為市場注入新動能。
??1、降低置換成本,激發市場活力
??新政通過“政府+企業”雙重補貼大幅降低置換門檻:政府提供新房合同金額1%的補助(首批1億元,先購先得),疊加開發企業不低于首付款3%-5%的讓利。以總價500萬元的新房為例,首付200萬元時,購房者可獲得企業補貼10萬元、政府補貼5萬元,總計節省15萬元。若客戶全款購房,合計購房補助最高可至6%,即500萬補貼30萬。此外,經紀機構傭金優惠、房源加推引流等配套措施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相比單純的“以舊換新”流程而言,本次政企雙重補貼可謂誠意滿滿,大幅提升了置換性價比,刺激改善需求集中釋放。
??2、從單向推動新房銷售,到疏通一二手交易鏈條
??不同于2024年的國企平臺收儲,2025年的以舊換新回歸“助賣”。2024年將收儲房屋交由國企平臺收儲用作租賃住房,由于房源較為分散,后期管理難度較大,在收儲和運營成本壓力之下,二度流轉也存在較大困難。2025年新政中,舊房處理權仍在購房者手中,允許先鎖定新房再處理舊房,購房人簽訂新房合同后,可通過開發企業、經紀機構多渠道加速舊房銷售,并給予一定傭金優惠和加推引流。完成“買新”動作之后,可有效提升購房者的“賣舊”意愿,從而提高存量房源流轉效率,使二手房價格梯度更為平滑,進一步疏通一二手房交易鏈條,促進更多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釋放。
??3、提升住房品質,推動供需結構優化
??新政要求參與“以舊換新”的房源須為“名錄庫內新建商品住房”,且房企需提供高品質改善型房源。從區位、面積段到價格區間,房源選擇更豐富,尤其注重綠色、智能等升級屬性。這一設計既滿足了居民對提升居住品質的追求,也促使房企提升產品力,通過需求換代催生新質住房需求。例如,奧體建設即宣布旗下逾10個項目參與以舊換新,合計1049套房源,其中不乏天琴華樟、天晟府等優質科技豪宅項目。
??4、盤活存量市場,促進良性循環
??以舊換新政策與“取消限售”“房票全城通兌”形成聯動效應。自2025年3月31日起,南京商品住房取得產權證即可上市交易,二手房流動性顯著增強。同時,舊房通過經紀機構幫賣、房票超市流通等渠道加速去化,釋放的存量資源可轉化為新房購買力,形成“存量激活—增量釋放”的正向循環。CRIC數據顯示, 2025年以來二手房成交同比持平,新房成交同比增長40%,隨著政策聯動發力帶動二手房流轉加速,新房交易也將進一步從中受益。
??本次南京“以舊換新”政策的升級并非孤立舉措,而是與“房七條”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構建了覆蓋青年安居、家庭互助、金融支持、環境提升的全鏈條支持體系。
??1、支持青年購房:兼顧降低門檻與金融創新
??針對45歲以下青年群體,南京銀行(10.340, 0.01, 0.10%)、江蘇銀行(9.580, 0.08, 0.84%)推出“鑫青貸”“青易貸”等特色產品,首付最低15%、前5年月供僅需還本金100元,并配套最高300萬元消費貸、3000萬元人才經營貸。此類產品通過“低首付+寬期限+靈活還款”設計,緩解青年購房初期壓力,同時支持家裝、以舊換新等衍生消費,形成“購房—安居—消費”的聯動效應。
??2、公積金“全家桶”:代際互助增強支付能力
??公積金政策將提取范圍從夫妻擴大至父母、子女,支持家庭合力支付首付。若夫妻公積金不足,可提取父母賬戶余額補足,可有效盤活沉淀賬戶資金。疊加公積金直付房租、商辦公寓納入房票使用范圍等舉措,公積金工具從“單一購房支持”升級為“租購并舉”的多維保障。
??3、房票制度升級:推動既有庫存商品房全部納入房票超市
??電子房票通過實名認證、全流程線上操作實現,覆蓋住宅、公寓、車位等多元場景,且支持跨區流通。自2023年房票制度實行至今,南京房票已去化庫存商品房逾6000套,新政下“全城通兌”和房源擴容將進一步加速安置需求轉化,為市場提供穩定客源。
??以舊換新政策的升級不僅是短期刺激手段,更是南京樓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
??1、品質驅動取代粗放供給
??新政通過“以舊換新”名錄庫機制,倒逼房企提升產品競爭力。參與活動的房源需滿足高品質改善型標準,而不是一味簡單地追求“大戶型”。例如奧體建設旗下天琴華樟等項目主打科技住宅、綠色建筑等新質居住理念,從供給端加速產品的更新換代。同時,限售取消與房票全城流通加速了二手房市場出清,促使低質房源價格回歸理性,形成優質優價的梯度市場格局。據CRIC監測,2025年一季度南京新房成交套均面積109平方米,自2024年以來首次降至110平方米以下,精準匹配需求的中等戶型與品質改善型產品正成為市場主流,粗放式開發時代的產品邏輯已發生根本性轉變。
??優化城市功能:結合城中村改造、低效用地再開發,南京將釋放更多核心地段土地資源,為高品質住宅建設提供空間。
??2、優化土地供給激活要素價值
??結合商辦用地再開發、城中村改造等政策,南京正重塑城市空間資源配置邏輯。將低效產業用地轉型為改善型住宅區,既緩解核心區土地稀缺壓力,又通過配套升級提升板塊價值。通過激活存量迭代土地要素功能,將使住房供給與城市發展規劃和諧發展,推動南京打造住房市場的宜居生態。
??3、人才集聚強化城市競爭力
??青年購房政策與公積金代際互助形成“引才—留才”閉環。例如南京銀行推出的“鑫青貸”,前5年月供最低100元的柔性還款設計,降低青年置業初期壓力;公積金“全家桶”則通過家庭資金池擴容,增強購房確定性。青年群體兼具消費力與創新活力,其聚居將帶動片區消費、教育等配套的完善升級,讓規劃中的發展承諾成為欣欣向榮的實際場景,形成“人口—產業—城市”的良性互動,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這一系列變革標志著南京樓市將加快邁入品質主導發展的新周期——政策不再單純追求供求規模,而是通過制度創新引導資源向高附加值領域聚集,最終實現居住價值、城市價值與人口價值的協同提升,重塑房地產市場的底層邏輯。
??南京“房七條”以舊換新政策的升級,通過模式創新、成本優化與品質提升,破解置換痛點,意在充分激活改善型需求。疊加青年支持、公積金擴容等政策,構建起“需求端減負、供給端提質、流通端增效”的住房消費新生態,為一二線城市樓市政策優化提供了多維互促的范本。
??在2024年末以來南京房價、庫存指標持續向好的基礎之上,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南京有望從“住有所居”加快邁向“住有宜居”,加快實現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
關于住宅設計規范,一個新的國家標準將于5月1日實施
2025-04-01從“住有所居”邁向“宜居優居”。天津:家庭第二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20%
2025-04-01降低購房首付門檻、提高還款方式的靈活性,減輕住房公積金繳存人購房及還貸壓力。報告| 6個城市租金回報率超過3%
2025-03-31超八成城市租金回報率上升。安徽: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
2025-03-31提振住房消費,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多地推行購房“冷靜期”
2025-03-28積極探索創新舉措。報告|百城房價收入比連續五年下降
2025-03-27超7成城市房價收入低于10。2025年二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5-03-26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房價延續止跌回穩態勢,核心熱點城市韌性凸顯
2025-03-24市場處于信心逐步修復關鍵期。
- 2025-04-01 13:05:55
- 2025-04-01 11:04:29
- 2025-04-01 11:01:42
- 2025-04-01 10:28:56
- 2025-04-01 10:20:09
- 2025-04-01 10:12:36
- 2025-04-01 10:04:37
- 2025-04-01 10:01:06
- 2025-04-01 09:52:40
- 2025-04-01 09:39:55
- 2025-04-01 09:29:21
- 2025-04-01 09:28:14
- 2025-04-01 09:21:06
- 2025-04-01 08:46:44
- 2025-04-01 08:43:41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